美文网首页点心读书会读书
黄土之殇——读《西域考古记》

黄土之殇——读《西域考古记》

作者: 无花豆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21:45 被阅读23次

    1 西域是哪儿

    提到西域,大家是否立刻想到了新疆。除了新疆,还有哪些地方被称作西域呢。


    西域考古记

    西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指代的地方具体不一样。主要是玉门关以西的总称。本书中的西域主要指帕米尔、新疆、甘肃西部。

    本书主要用意是作者把他受命于印度政府之命向亚洲腹部作连续三次探险的重要情形做扼要叙述。这三次探险分别是1900年至1901年,1906年至1908年,1913年至1916年。总共历时七年,总计二万五千英里左右,约四万多千米。作者的第四次探险以我国的反对而作罢。

    他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在我国的新疆甘肃进行了多次探险,并带走了无以计数的文物。

    他多次差点死在探险的途中,他横亘沙漠,横渡罗布泊,在没水的环境里坚持考古发掘,在零下气温下整理笔记,在高温下寻找古代遗迹。

    他是一位极具敬业精神的考古学者,他同时又盗走了中国难以计数的文物。他叫斯坦因

    2 斯坦因是谁

    斯坦因

    斯坦因是本书的作者,全名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简称斯坦因。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他是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

    在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中有提及过他,他从王道士王圆箓手中骗过一捆又一捆的敦煌经书。

    在斯坦因心中,王道士对于中国相传的学问一无所知,他在学术上的兴趣于王道士来说也是无用的。然而斯坦因敬奉的玄奘恰巧是王道士所热烈称道的唐僧,这或许是他们唯一可以多说点话的谈资。


    王道士

    王道士虽然对佛教事物不知多少,但是,他又知道隐蔽在石室里经书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应该是对神灵的畏惧或许是对政府下令锁起来这一举动的害怕。斯坦因想“救”出这些经书,因为它们被幽禁在一个漠视它们的保护人手中。他表达出他对佛教的信奉与对玄奘的敬奉,蒋师爷蒋孝琬也在一旁从中鼓动。王道士转念一想,既然政府不重视,不如给愿意研究这些经书的西洋学者,何况斯坦因表现得那么虔诚。王道士将从斯坦因那里得到的钱财用于寺庙的维修与新建,他为此感到高兴,他一直在致力于庙宇的修缮与新建,这是他对神灵的敬奉。

    在整个探险过程中,斯坦因无不展现出了一个探险家所应具备的所有品质。他坚持、勇敢,从不轻言放弃。

    罗布泊

    他想要循古道横渡干涸了的罗布泊,他们走到了没有遗迹指引的道路上,没有植物没有动物,而道路又满是硬盐层,他们只得靠着罗盘前进,他们不得不一次次经过绝望且绝对荒废的黏土或盐层地带,这些盐层台地骆驼行进起来也是非常痛苦的。

    当然斯坦因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一个由他主导的团队,他的助手以及当地居民向导,最重要的莫过于蒋孝琬。这个中国师爷,是英国政府驻疏勒代表马卡尔特尼推荐,他协助斯坦因疏通关系,帮助斯坦因查阅每一次发掘后的汉字文牍,他还教斯坦因中文。还有阿克苏道台潘大人。这些中国人热情的帮助斯坦因,真不知他们是具备了中国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还是对泱泱中华历史的无比自信,才那样毫无芥蒂地帮助斯坦因。或许只是简单的利益驱使罢了。


    斯坦因团队

    3 宫阙万千都做了土

    斯坦因的三次探险涉及了很多著名的遗址,比如由斯坦因发现的尼雅遗址,即《汉书》中的“精绝古城”,另外还有丹丹乌里克遗址、磨朗遗址、楼兰遗址、高昌故城、玉门关遗址、黑城遗址等。

    在这些遗址里,发现了大量文牍、丝绸、生活器具以及佛像、佛教壁画,甚至还有距今两千多年的干尸。


    被发掘中国古代木牍

    大量的文牍在遗址中被发现,最早是汉朝的年代。其中有汉字,有佉卢文,这些文字里有的记录的是欠条,有的记录的是工作日志,比如军队的管理制度,比如辖区的管理制度。我仿佛看到古代中国官员背离家乡在茫茫隔壁辛勤的工作,他们大多是被贬的官员,他们依然背负着使命保护着这陆上丝绸之路的要道。那些欠条还在黄沙下掩埋,债主们一定想不到有些债是收不回来的,这一欠就是几千年,欠债的人恐怕也早与黄沙同在了。

    这里曾经的居民用丝绸织就波斯风格的花纹,这里的佛像既有希腊式佛教佛像,又有内地的佛像风格,他们既用汉语又用“突厥语”。西域这个地方在两千多年前就体现了文化的融合。这一切都来自于古代中国人的努力。论谁也挡不住汉武帝的雄心,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他们在这里屯田,在这里设立都护府,每一个朝代都在尽力保护这一条西行的商道,为此他们付出了痛苦与牺牲。


    绢上的佛像

    斯坦因是循着玄奘与马可•波罗的足迹来的。《大唐西域记》与《马可•波罗游记》里提到的很多地方都只剩下了黄土堆。每一座土堆上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这里曾经也许“葡萄美酒夜光杯”,这里也许“醉卧沙场君莫笑”,也许“长河落日孤城闭”。但最后,一切都只是黄土。难以想象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克服恶劣的地理环境的同时还要抵御战争。

    4 黄土之殇

    宫阙万千都做了土,而这土上的遗迹以及文物,竟被这些“考古学者”们带走了。


    宫阙万千都做了土

    他们大摇大摆的到中国来考古,发掘文物,做考古学工作的同时还做地理学的工作,他们堂而皇之地测量该地区的山地距离,盆地距离。自家的土地竟被外人去丈量,这是何等的耻辱,外人竟比自己更清楚自己家的规矩方圆。斯坦因在俄属帕米尔进行测量的时候遭到了俄方的禁止,那他在中国做考古探险时,没有中国被禁止吗?他被禁止过,只不过那时候正值清末民初,政府无暇西顾。

    西域每一次的繁荣与衰落都与中国国力的盛衰有着密切联系。汉朝时对西域的统治影响盛大,直至三国纷战,与西域的联系逐渐衰微。中国再一次经营西域是从唐朝国势的恢复开始的,唐朝的统治消灭约四百年,塔里木盆地在历史上是一个黑暗时期。唐代的衰微,宋朝的继起,中国之于中亚已转为消极抵抗。元朝的支裔则建国于中亚全部。明朝时对西北甘肃采取退守政策,加之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兴对西方贸易之于中亚大道的重要被大大减弱。至清朝平定准噶尔清军才大举进入西域直至中亚。到斯坦因探险之时,中国国力再一次衰微。

    斯坦因打算横渡罗布泊时,接到了驻疏勒英国总领事馆马卡尔特尼的通知,新疆省当局命令各地方当局组织他的测量工作。当时他在若羌工作,他以为他会等到若羌的禁令,然后却一直没有收到。原来是就在此时“革命党”凑巧爆发,合法的知县在下禁令之前就被解决了。接手的革命党占据了衙门,虽然看见了命令,但是由于他们急着做对他们自己更有利的事情,把衙门的文件都封存了。就这样,斯坦因侥幸躲过禁令继续向前行进。

    特定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历史呢。

    就说敦煌千佛洞石窟寺里的经书吧。法国学者伯希和也带走许多重要写本,当他回巴黎途径北京时,千佛洞石窟寺藏有大量经书写本的事传入了当时京城的学者耳中,他们为此异常兴奋。后中央政府下命令将石室里的全部藏书运回北京。运回北京也并不是顺风顺水。将藏书运至各衙门,还是王道士自己花的钱,这些钱,又是斯坦因给王道士的钱。可笑不可笑,荒唐不荒唐?王道士心疼这些钱,因为他渴望修建新的寺庙以及香客们的住房。

    即使到了各衙门,藏书们的命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这些写本被草草包裹运走,一路被偷去不少,一路被顺走不少,而至京城所剩无几,那些学者一定会在几千公里外的京城心痛不已吧。而相比斯坦因亲到敦煌妥善地将藏书运走,真是又一个讽刺,竟不知到底谁对敦煌藏书是真爱了。

    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除了斯坦因,还有大量的探险者来到中亚,除了西方探险者,还有日本探险者。

    十九世纪后半期西域探险略表 十九世纪后半期西域探险略表 十九世纪后半期西域探险略表 十九世纪后半期西域探险略表

    《西域考古记》不仅仅是一部极具西域考古价值的著作,更是一部血泪史。斯坦因的每一次用心发掘,都是又一刀的深深伤口。

    盗走文物的不仅仅是“斯坦因”们,还有衰微的国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Bog5d:看完之后,倒觉得“斯坦因”们其实更配得上享有这些敦煌艺术。
        当年读余秋雨文章时,想把王道士千刀万剐,现在来看,发生这些,只能说因缘和合,不见得就是损失。

        这本书很赞哟
        无花豆:@_bobo_ 读之后,我也改变了一些以前的看法

      本文标题:黄土之殇——读《西域考古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ju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