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成熟期较早,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樱桃流胶病是樱桃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枝干,引起主干、主枝甚至枝条流胶,导致树势衰弱,树体抵抗力下降,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大枝枯死,甚至整株死亡。
1、发病症状
常见于主干和主枝,有时小枝也可发病。一般表现为病部肿胀,病部流出半透明的黄色树胶,胶液流出后与空气接触逐渐变为红褐色,干燥后逐渐变为茶褐色的硬质胶块。树势逐渐衰弱,病斑上部枝干或顶梢常枯死,叶片萎蔫枯黄,花芽或叶芽干枯,严重时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病部皮层及木质部易受病原菌侵染,皮层变褐、腐烂,剥开流胶部位可见褐色病斑。
2、发生原因
樱桃流胶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因素引起的。
①早春低温冻害
早春的低温使树皮组织受冻,生理功能降低,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早已潜伏在树皮或皮孔内的病菌迅速生长,表现出各种症状。
②病虫害
干腐病、腐烂病、穿孔病等均能引起流胶。特别是蛀干害虫,如吉丁虫、红颈天牛等,所造成的伤口诱发流胶;根癌病也会引起枝干流胶。李属环斑坏死病毒病连续发生的果树也会发生流胶。
③机械损伤
修剪过晩、过重,剪锯口,日灼,均可引起流胶。
④土壤板结
偏施氮肥,长期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缺乏,造成土壤板结;果园长期积水,通透性差;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对根系发育不利……均可引起流胶。
3、发病规律
流胶病在树体生长期都可能发生,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黏壤土、瘦瘠土壤、菜园土和酸碱过重的果园,容易出现流胶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胶质逐渐呈黄褐色,干燥时变为黑褐色,表面凝固。
5月份至9月份为发病较为严重阶段,春季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雨水的增多,发病趋势明显,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时期,病部渗出胶液量大,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步减轻直至停止。大龄树若疏于管理,比幼龄树流胶严重。酸性、透气性较差及种植过核果类果树的土壤流胶病易发生;偏施氮肥、负载量过大、地势低洼、雨季排水不畅等因素导致发病严重。
4、防治办法
①排水防涝,大雨和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②酸性土壤施石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③清除老病树,杂草集中烧毁,处理菌源,翻耕土壤,重新栽种樱桃树苗,做到带土定植,确保樱桃果树苗成活。
④在病害开始出现时,刮除病部胶体及溃疡部位,涂抹克菌丹、甲基托布津、扑海因等杀菌剂,一般应在第1次(5月)涂药后,隔10~15d涂抹1次,至少涂3次,涂药后包扎。
修剪对于流胶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①冬季修剪可能会因为剪口不能愈合而导致冻害的发生,进而导致流胶,所以应尽可能减少冬季修剪。
②在盛果期前,该留得枝条应进行重点培养,该去掉的大枝应于夏剪时提前摘心,尽量避免冬剪时疏除过多或过大的枝,造成较大的剪锯口。修剪时,应对树冠内重叠枝、交叉枝及时剪除,防止摩擦损伤;
③尽量使用修剪梯,避免机械或人为损伤。拉枝工作一般在4~8月份进行,同时应做好枝干害虫的防治。
④雨季来临之前,选择干燥无风的天气进行修剪;
⑤回缩修剪留桩,不能紧贴树干疏除大枝,减少大的伤口的出现。
⑥一次疏枝不可过多,特别是大枝;树形紊乱,非疏除不可时,也要分年度逐步疏除大枝,以适时适量为好,避免造成过多或较大的伤口。
⑦及时清除园内流胶病病枝。去除杂草,尤其是一些阔叶类杂草可能是病原菌越冬的场所,在种植前3年,宜采用清耕法。
⑧冬季树干涂白或涂抹防冻剂保护(防止日灼和冻害)外,全年对树体可见的伤口包括修剪后的剪锯口用热接蜡涂抹,效果较好。也可在萌芽前用波尔多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撒枝条。
化学防治
①灌根:开春后,将病树周围垄一土圈,1~3年生的樱桃树,每棵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100g灌根;3年以上的的樱桃树,每棵灌药液200g,坐果后再用同样的药液药量灌根一次。
②涂药:发现流胶病,用刀片或竹片把流胶刮除干净后,再涂药保护。可采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份、50%硫磺悬浮剂5份加水调成混合液;或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植物油0.3份加水调成混合液。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配可湿性粉剂等配制成药液进行涂刷,再用干净棉布剪成条状浸透药液后包于患处。涂沫后5~7d,流胶便自然消失,不再复发,不伤树体。流胶严重的果树,用刀刮除流胶和老翘皮露出嫩皮后,涂沫生石灰效果更好。休眠期刮除病斑,并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涂刷病斑。
③药剂防治:细菌性病原引起的流胶,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喷施;真菌性病原引起的流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
流胶病发生的诱因较多,如机械损伤、水分、土壤栽培条件、病原菌等因素都能造成流胶病的发生,因此,在防治时还要采用合理的防治方法,农业方法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你身边的果苗专家:找果树网http://www.zhaoguoshu.net/
文章来源:好樱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