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是我在中学时代就非常喜欢的作家。我喜欢她的文字,喜欢经由她的笔带我到不曾触及的世界。那是不同于课本里的世界,让我知道课本外原来还有那么辽阔的世界。一接触三毛,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文字后面,年少的我隐约地觉得她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作家。我有时甚至会把三毛带到我的生活里——如果是三毛,她此刻会怎么做。
到后来涉猎了越来越多的作者和书籍后,慢慢地将三毛的书放在了书架的最高一层。近日,很偶然地发现《温柔的夜》还没阅读阅读过,便又重新踏进了她的世界。可以说这次,我是节省着来读的。遇到喜欢的书,我反而不会一口气读完,我会放慢节奏,慢慢看,停一下看一下,到最后几章时,甚至会先放一段时间——因为还没准备好和它告别。
在十多年过后,重新读三毛,在不同的时光滤镜下,也有了不同的感受。读书,或多或少是在调动读者自己的世界。从自身的概念、经历中去理解作者的文字与思想。所以,随着年龄和心态的改变,哪怕是对于同一部作品,其感受也是大不相同。
距离上一次读三毛的的这十几年时间间隙中,我读过不少严肃、深刻的文学作品,他们促发我更多的是思考,读完后的感受多半不是愉快、轻松的氛围。而三毛的文字则不一样,我总能从中摄取到趣味与活力。可能这也与三毛的写作目的有关——她在《温柔的夜》里有谈到,她写作主要是为了乐趣,她在每次写作中都感到快乐。这种轻松的氛围同时传递到了作为读者这端的我,每每读完三毛,都会感到愉悦、有趣。
当然严肃文学还会一直在我的书单里,随着自己的成长,对时间和生活的理解会有维度的不同,这是生活的沉重感所给予的。但正因为沉重,轻松的文字更加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不谙世事的浅白,而是即使洞悉其中,仍能够从中玩乐。
我不太喜欢很沉重的生活氛围,虽然说生活不应该追求快乐,因为痛苦才是永恒的主题,但我还是想要轻松地面对生活,轻松地整理我的思绪,轻松地看待周遭。给生活留下恬淡和清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