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上校,你好,你有了新的发现。
上校:是的。我又看到了自己支离破碎的一面。或者说一个模式,在独处的时候,或者刚开始接触某人的时候,我还可以保持一个自我的形象,随着我越来越爱对方,不一定是男女。我会消融自我的存在,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完全地依靠对方,得到对方的爱。将自己最柔软、最没有安全感、最焦虑的地方全部倒向对方。
B:这个模式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上校:妈妈,是妈妈。妈妈的爱,是不稳定的,你不知道她这一刻突然爱你,下一刻突然大发雷霆。这让我总是试图抓住什么东西,能让我依靠的东西。在此背景之下,我长大的模式只是被隐藏得更好,或者我从来没有正式它的存在。
B:成年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是相互需要,而不是一方占有另一方的。
上校:是的。在亲密关系面前,我很难保持独立的自我。我会被感情的漩涡带走。这种感觉让我厌恶自己,我希望独立。我不希望依靠任何人的情感。
B:我好像看到了两个极端,一端是及其的贪恋亲密关系,另一端是恐惧、远离亲密关系。
上校:我突然想到,我的内心需要一个依靠,一个稳定的依靠,在那里我可以永恒地有安全感,那是一片大地,当我踩上去的时候永远是踏实的,永远不会山崩地裂。
B:这不能来自外界,外界动荡不安。没有人可以做到持久地像母亲那样给你依托,当然你的母亲也没有这样。
上校:我需要的是稳定的、安全的,而且不能来自外界,我想起了修行者A。他可以完美地充当这一角色。
B:为什么呢?
上校:我不需要讨好他,他才会给我平静和慈悲。他就是我的一部分,他可以源源不断地散发爱给我。
B:你确定吗?
上校:我确定,当我打坐的时候。我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我会特别的安详、舒适。当我开始恋爱的时候,我会手足无措,我不知道在对方的眼睛里,我哪点是她喜欢的、哪点是她讨厌的、我应该怎么做来讨好她获得她的爱,我刻意了。进而患得患失。
B:其实,你大可去谈恋爱。但是不用把人生最大的安全感的部分转嫁在客体的身上,好朋友、恋人、父母、孩子,把需要的爱从修行者A身上获取,去打坐,和自己在一起。可以留20%-30%有限的部分给亲密关系,不至于多到让对方喘不过气来,也不能完全断绝了所有的亲密关系,而是留少部分这样可以和对方有很好的情感互动,也是人生美妙的一部分。
上校:您所言极是。以后当我看到情感的黑洞需要被填满的时候,可以静坐去找修行者A。他会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B:过去对待情感之门,你要不一头扎进去,要不不敢进去。
上校:其实,我可以游刃有余,倚靠在门框上,进退自如,进可以谈恋爱,退可以有自己广博的天空。这个世界修行者A始终不会抛弃我,未来我将和他一起成为觉悟者。这和其他人没有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