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

作者: 松伟石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21:01 被阅读0次

    拿kindle读的第二本书。。

    其实和《挪威的森林》一样,是在对情色描写的好奇心驱动下开始读的。回来训练之前在家里拿纸质书读了一点,回来后用kindle看完了。

    故事从第一代族长开始,这时候白嘉轩还是一个青年人,他做下了自己人生中唯一一件不仁义的事——为了白鹿而和鹿家换地。我还记得书里第一句,是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小说情节一开始就围绕着白嘉轩的房事展开。初读觉得书页中的“土味儿”实在是太过浓郁。虽然说看着这样露骨直白甚至有些污秽的色情描写能够满足作为读者的我的猎奇心理,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某些片段会让我产生不适。这也是全篇的语言特色,透着浓重的“关中风味儿”。书中人物的对话也好,景物的描写也好,以及种种习俗利益也好,都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黄土高坡上的。有一段时间,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用陕西话的音调去读那些语句。窑洞、羊肉泡馍、馒头、坡原等一个个元素都是组成关中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我以前最最反感的也正是这些。陕西人、抑或说是关中人,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帮子老汉围坐一桌,或许还赤裸着上身,操着浓重的陕北话粗声粗气地大喊大叫。而西安城内,诸如火车站等地方也是人又多又杂,环境脏乱差,导致我对这个我生长的地方印象极差。后来在沙河呆了一年,沙河这里地广人稀,西安与之比起来实在是漂亮得多。这一年里偶尔出去玩的经历也让我见识到了北京城里不少环境破旧、秩序混乱的角落。西安在这方面不输、甚至超过北京。再者上大学后,认识了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聊天时总会提及各自家乡的方言,当我看见别人熟练地讲起语调奇怪却好玩的方言时,总还是有一点羡慕的。这次读完白鹿原,看到陈忠实在最后谈到关中学派创始人张载的那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时间突然感慨万千。在工大读书的时候,每天上学都应该能见到这句话,不过从来没有在意过。现在想来,这句话这样的话,确实只有淳厚质朴的关中人才能说得出来,作为西工大附中的校训之类的句子,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不论有些人难以接受这种语言表现形式,这本书的可读性是真的很强。情节连贯吸睛,叙事手法自然灵活,最值得称道的大概是人物的塑造。

    白嘉轩这个人物,读者是从他青年时期开始接触他的。见证了他一点点成熟,渐渐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老族长。白嘉轩代表的是公正、秩序、冷静。他的一生,见证过无数次动乱以及政权更替,起初的交农事件发生时,他还年轻气盛(并不一定是坏事),愈到后来,他受朱先生的影响愈多,他的人生信条也愈坚定。他的儿女一个个在外奔波,有起有落,加入了不同的派别,他依旧是他那个样子,彷佛世事沧海桑田他自岿然不动。不负良心、以德报怨,是我能想到的对他晚年生活的概括。

    朱先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白鹿原上再也出不了这么好的先生了”。大概圣人即为此。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却又并不荒诞无稽。或许真的当一个人足够聪明,足够智慧,当他可以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时,他在庸人看来就是传奇式的。

    我写下的东西绝对没办法与“专业”沾上边,只是想到哪写到哪。白鹿原给我开了几大眼界。一是关中人民的生活姿态,一是男女之间的情感百态,最后是一种问心无愧、善良智慧的处事姿态。

    我做许多事与问心无愧还相距甚远,这样对自己对别人都最好。先写到此吧,我觉得此书值得再读几遍,毕竟在这样的特殊的百年里人生百态都在这片黄土高坡上尽情上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鹿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nn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