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 “于丹《论语》心得”火遍大江南北,一时间妇孺皆知,掀起了一场方兴未艾的“《论语》热”。时至今日,对她讲解的内容有许多不同评价,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于丹老师无疑是成功的。她有一个制胜的法宝,那就是将高深的“圣人之论”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又内涵深远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让人如饮清茶,如啜醇酒,让人真正感受到“道不远人”的魅力。
也许是做班主任的职业习惯,我观赏于丹老师讲座时就想:“如果我在自己班里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恰到好处的用故事将德育内涵蕴含其中,应该也能收到这样娓娓动听的效果吧!” 因为他从叙事学和接受学的角度分析,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故事有生动典型的形象,能唤起人审美的愉悦;故事有自由解读的空间,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
因此我主张在群体教育中“少谈大道理,多讲小故事”。
比如说我们都希望学生不仅“向善”,而且知道如何“行善”。如何将善良的种子深深植入学生心灵呢?只是空洞地说教是无力的,机械地告诫是肤浅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应当在孩子心灵中培养的,则是真正的人道的爱,即能急他人之所急,忧他人之所忧,同他人休戚与共。只有在那种能够体察和关注别人命运的心灵里才会产生真正的爱。”因此,在高年级段我曾利用班会给学生讲两个聋子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排除在合唱团之外。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可以在这里唱歌啊!于是,她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唱得真好!”这时传来说话的声音,“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就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小姑娘于是又唱了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最后鼓掌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自顾自走了。
这样过了许多年,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成了大姑娘的她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是小城里有名的歌星。她忘不了公园里靠椅上那位慈祥的老人。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到公园里寻找老人,但那儿只有在一张长长的孤独的靠椅。“他死了,他聋了20多年了……”姑娘惊呆了。那个聚精会神聆听她唱歌并热情地赞扬她的老人竟然是一个聋子!泪水划过姑娘的脸庞,流进她的心里……
第二个故事……
一个在他父亲和妹妹眼里是音乐白痴的小伙子,因拉小提琴像是踞床腿而感到沮丧。
他不敢在家里练琴,便跑到楼区后面的小山上的林子里拉。可拉了一曲后又懊恼得流泪,他诅咒自己:“我真是个白痴,这辈子也别想拉好琴!”当他看到静坐在木椅上的一位老妇人时,更是抱歉,觉得自己拉出的难听的声音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老人独享的幽静。他走上前去,正要道歉,老人却说:“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会在这儿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可以用心感受这美妙的音乐。”就这样,小伙子又鼓起勇气拉起来。当小伙子拉完准备回家时,老人又说了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小伙子这样练习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小伙子的一曲《月光鸣奏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他追问哥哥是哪位名师指点他的,哥哥才说出每天早晨面对住在12号楼的那位“聋子”老妇人练琴的事。妹妹却惊叫了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故事讲完之后,我说,这两位老人无论是装“聪”,还是扮“聋”,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对身处逆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对自卑气馁的人致以热烈的掌声,而且是悄无声息的、发自内心的,这是高尚人格、高雅修养的表现。
我想这样跟学生讲什么是“善良”,要比说“要关心他人”更有感染力;这样跟学生说“善良的人应该怎么做”,要比说“要帮助别人”更有说服力!
德育故事的力量是巨大的,效果是显著的,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每一位家长如果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握好 “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两个问题,一定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