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被那些凄美的小说感动地一塌糊涂,但每当想下笔写出一些篇章的时候,却无从下手。小说,一个故事,但是我们的天马星空却往往构不成一篇有趣的小说,而到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自我怀疑的时候,但在罗纳德的《经典情节20种》中却告诉我们小说是有章法的,小说最多的情节也就20种,其余都是它的变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8174/0babfd8d3f2f5f7a.jpg)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小说主要就是有几个情节构成,而情节又只有几十种,只要我们找到固定的情节框架,那对于写小说简直如虎添翼。
他认为情节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物体。
我们往往把情节当成物体一样来谈论。我们所有的隐喻在描述情节时都仿佛它们是装在盒子里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我们把情节像故事库存一样归类。我们把情节当成没有生命的、静止不动的物体一样谈论。
这或许是最难逾越的障碍了:把情节看作一种力量、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物体。一旦你认识到情节一直深入到你写作的原子层面,你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最终影响到情节,你就会发现情节所具备的动态品质。
那要怎么构思小说呢?
他认为
就是要把一件普通的事通过构思衍生出去
我举个简单的列子
比如你今天看见一个陌生人鬼鬼祟祟的。
我们就用这个情节构思一篇小说
第一个情节
有一个人鬼鬼祟祟
接下来我们就可能想到他为啥要鬼鬼祟祟呢?
我们转念一想这是一个高档小区,而那个小偷看起来不是什么富贵的人。
那我们的情节便是这种。
今天我看看一个人鬼鬼祟祟的出现在我所在的高档小区。而且我感觉,他应该不是这个小区的人。
接下来就是制造嫌疑
比如,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进了隔壁,而隔壁是公司的王经理。并且我发现隔壁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下一步就是从我得到对面的信息,因为这篇小说是以我的所见为第一视角。
比如,从争吵声中,我推测出那就是王经理的父亲,并且从语气词中发现王经理好像不孝顺。
下一步就是转折了
后来我慢慢发现,突然王经理不孝顺的消息被谁传出去了,而我成了王经理的的头号怀疑对象。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王经理的父亲传出去的,就是为了逼迫王经理赡养。
最后再来个转折性结局
原来这个王经理的父亲,以前是个赌鬼,赌光了家产,基本上没有承担过赡养王经理的义务,王经理小时候和母亲相依为命,并且他离开的时候,恰好是王经理的母亲病重的时候。
这样一部小说就基本上成型了,但这只是举例子。想要写出一部小说,比这难多了。
最后我列举一下20种经典的情节。
探寻、探险、追逐、解救、逃跑、复仇、推理故事、对手戏、落魄之人、诱惑、变形记、转变、成长、爱情故事、不伦之恋、牺牲、自我发现之旅、可悲的无节制行为、盛衰沉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