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梅
初到上海浦东新区新场镇是一九九八年,我住在新场的阿姨家,她是本地人,全家人用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这位海漂的女子,同时,也结缘了公司的老总——陈莉女士。
那时侯的小镇宁静祥和,很合我的性情。十几年之后,这里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多,城区不断拓展,古镇越来越美,道路越来越宽,交通四通八达,地铁十六号线、沪芦高速横跨在古镇的蓝天白云之下,西接上海市区,东连东海,北接迪士尼乐园、南连奉贤海湾。上海市区的居民和外地来沪的人,大部分人都来新场买房定居,过现代与古典的生活。
刚来新场时,我想着打几年工就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膝下尽孝,陪伴在女儿身边,看蓝天白云,游在走青山绿水间,过一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人生啊,有时总是事与愿违,生活中的遭遇,只想飞得更远些,生活得如意些,二千年时,我决定带着俩个女儿留在这千年古镇上生活,因为在某一瞬间,对这里我有份似曾相识的感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烟雨小巷、枕水人家,吴侬软语吸引了我,虽然古镇座落在东海之滨,但是我感觉这里就是我梦中的江南。
时光如电,至今我在新场定居、安定下来,正好是二十年的时间,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慢慢融入到这里,渐升依恋之情。
屈指数来,二十年的时间,日月飞转,仿佛二十天一样,当年那个肩背包裹,手提拉杆箱的我就在眼前。
如果我现在若离开这里,心底肯定会莫名地升起几许依恋。我已不忍用“他乡”或“异乡”称呼这里了。日久生情,他乡也变成了家乡。心能在哪里安定,哪里就是家乡。家乡养育了我,这里接纳了我,包容了我,成就了我,非要给一个称呼的话,这里该称作“第二家乡”。我发现我对家乡枞阳和上海浦东新场都不能割舍了。
人就是这样怪啊,当真的准备离开时,才会有留恋之心。我庆幸,我的留恋心生得不太迟。
留恋这里,因为这里承载了我生命中最好的一段年华。漫步在公园里,走在熟悉的小巷深处,我忘不了陪伴了我二十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朋友和同事。当我有朝一日需要暂时的离开时,我真的舍不得。
又是一年桃花红,风吹杨柳柳丝长,我又看见自己的影子,从千年前的盛唐穿越而来,唱着悠扬的黄梅调“花开花放花花世界,艳阳天春光好,百鸟飞来……”我在演着人生舞台上的戏,流着自己的泪,幸福着自己的快乐。吟着苏轼的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的感怀时,月亮虽有圆缺,但心里还是有那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希望余生花好月圆的生活在这座唐风依依,宋水潺潺的枕河之家。
这里正在重现浑厚的历史风韵,正在建设生态家园。不管以后走到哪里,我都以她为荣,都祈盼她敦美祥和。
感恩这里,在知天命之年,我开始结缘优秀传统文化,用笔写着自己的故事。经常在清宁的夜晚,穿越时光的河流,感受经典温润的魅力,荡涤心灵的尘埃,平和繁乱的心绪,找回曾经真实的自己。
记不清多少个夜晚,从工作单位下班回家,出得南门,沿着一条南北方向的小巷,踏入新奉公路,穿过大治河桥,相遇一轮明月,一路向南,开着我的小电车悠然自得。月光皎皎,秋虫悠鸣,树影婆娑,心境如一潭秋水,静美而灵动,安静又欢喜。与其说相遇明月,不如说她早已在等候我,陪我回家。是啊,世上种种的缘分,似乎都是早已安排妥当,在前面的路上等着我们,等我这位远方而归的小女子。
今夜,吃着古镇地道的酒酿小汤圆,品着家乡的桂花糕,赏唐诗宋词原汁原味的美,上海新场与家乡枞阳相连,古老与当下相通,梦境与现实交织,此时,清天、清云、清月、清风、清水、清朋,都助我修一颗清净之心……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万物生长,曾经阴霾的天气已是万里晴空,心情如阳光一样灿烂,我的第二家乡新场的春天也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喜爱你,我的第二家乡——新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