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也许是受国学老师的影响,在当时大儿子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一直是求上得中的心态,中招考试的时候,大儿子的模拟成绩一直是在二类学校边上,所以我一直鼓励孩子报一个伸伸腿能勉强够得着的学校,即便没考上也不至于后悔。最后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大儿子的一个同学也是他的发小,学习成绩一直在大儿子前面,但看成绩应该能考一个更好一点的学校,可他妈妈说到好学校做一个普通垫底的学生不如到一个一般的学校做一个领头的学生。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就这样他们俩又到了一个高中,大儿子的成绩平平,他的同学成绩在培优班。大儿子一直都比较独立,包括选文科理科都是自己选好了才告诉我的,他自己还选了一个艺考辅导班,当时我不同意,觉得是不务正业,可大儿子坚持要报,说将来高考的时候能通过艺考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学。最后我同意了。他的那个同学在考试中作弊临近考试的时候被退出培优班,孩子一直情绪低落,后来大儿子考上二本,那个同学上了大专。
所以我还是认为能逼自己的时候还是要逼一把的,万一成了呢?总是把自己放在稳稳的地方,整个人就会失去斗志,人一旦没了追求就成了随波逐流,了无生趣。
还说大儿子吧,到了大学一直很积极阳光,因为专业是他喜欢的,他愿意学,学校是他选的他愿意上,所以他一直对自己的目标很清晰。努力的方向也明了。本来他入学的专业是播音主持,到了大三学校也是根据国家形式推出了直播专业,大儿子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个,他认定这个专业将来有发展。正好迎合刚刚国家推出的直播带货要求,学校大力拓展,从他们这一届里选30名重点培养,大儿子是第一个被选出的。相信他会在这个专业里更得心应手,因为又是他心仪的事业。而他的那个同学,现在还在为考本努力着,聊到人生目标竟然是将来毕业开间门市每月挣个三千五千。一个二十左右的小伙子竟然这么安逸现状,难道和当年选做鸡头没有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