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育儿的焦虑,并非中国独有。在韩国生活多年,感受到这里补习班文化浓厚。如果孩子放学后不上补习班,可能会跟不上学校的进度,因为老师假定学生们已经在补习班上学过了,不上补习班的学生朋友也少,因为放学后小伙伴们都在补习班碰面。《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美国的例子。有位纽约的妈妈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只是让她的孩子玩耍,而没有让孩子为将来的考试作准备,这位妈妈恨不能让幼儿园直接把她三岁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哈佛大学的新生。
焦虑的根源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更好地生存。何以解忧,唯有教育。
教育的确是突破阶层固化的重要手段。《人生七年》纪录片用活生生的例子阐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改变人生的重要性。然而,同样是重视教育,但是对于亲子关系的定位不同,最终的教育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父母和孩子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园丁与木匠》提到了两种亲子模式,园丁模式和木匠模式。
木匠模式,默认孩子是个木头疙瘩,按图加工,有框架,有模子,长的锯短,方的刨圆,木头疙瘩被削得面目全非,木匠做出来一个跟图纸差不多的活儿。乍一看,木匠模式看起来也不是很糟糕。玉不琢不成器。《虎妈战歌》中的虎妈蔡美儿把两个女儿都送进了哈佛。大女儿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厅弹钢琴;小女儿12岁就成为了首席小提琴手。虎妈通过严格管教,施加压力,以爱的名义绑架奖励惩罚,让孩子努力做功课,强制孩子练习音乐体育,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总之,就是通过外部的力量,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通过更多的练习获得更好的表现,在同龄人中领先。
然而,人非木头。即使一定要用木头比喻,不同的孩子也是不同的木料,适合于不同的用途。但是木匠模式剥夺了孩子的各种可能性,是在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塑造出固定模样的孩子。
园丁模式,默认孩子是一颗有无限可能的种子,至于是花草还是树木,完全未知。园丁的职责就是翻土、施肥、灌溉,确保土壤肥沃,拔草除虫,确保生态系统稳定。树干歪了可以扶,枝桠杂乱可以修剪,但是园丁无法决定树的种类和花朵的颜色,终归要让种子自己茁壮成长。也就是说,父母的角色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富足而温暖的环境,任他/她自由地探索,茁壮地成长,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有无限的可能。
爱孩子不是给它们一个目的地,而是给他们准备路上需要的行李,不是告诉他们路在哪里,而是帮助他们、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路,哪怕那是一条你自己不会走、也不会选择让他走的路。
园丁之路,似乎更难,但是值得父母全力以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