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鲁迅《呐喊》自序
2、叶曼先生经典语录:
(1)陶渊明还是要吃饭的,不只是每天对着菊花吟诗,一些古人自称清静,只是有本钱而已,怎能是无为呢?如果都像他,大家也不会都坐在这儿了。尽信人不如无人。欣赏欣赏即可,不可当真。
(2)几千年前孟子那里已经有了”民主“的理念,却还向西方学习,是我们自己有点糟糕。不要先要权利,而要先尽自己的义务。民主有民主的规则。
(3)人生苦短,转瞬即逝,不能浪费,寸阴寸金呀!当我们一口气上不来的时候,花掉全世界的金钱都换不回来的。对待生命不要像庄子说的”不亡以待尽“,如果活着只是混吃等死,那人生真的好可怜!好痛苦!我们要随时随地准备死,但是我每一分每一秒钟都不浪费,尽量利用它。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4)人生真的短的很,犯不着把很短的人生浪费在烦恼中。等到死的那天回头想想自己,就跟我们现在想小孩时候为了一个橡皮、一支铅笔跟同学争得不得了,现在想起来很可笑,等待死的时候看明白了,就跟我们现在看争橡皮、争铅笔一样很可笑,没有什么可争的。
3、首先,作为专门学者,对现实政治斗争采取关注而非直接介入的态度,并非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是承认政治运作的复杂性。说白了,不是去当”国师“······读书人倘若过高估计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位置,除非不问政,否则开口即露导师心态,那很容易流于为抗议而抗议,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
其次,万一我议政,那也只不过是保持古代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是道德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不是社会交给的“责任”······那种以“社会的良心”、“大众的代言人”自居的读书人,我以为近乎自作多情。带着这种信念谈政治,老期待着登高一呼应者景从的社会效果,最终只能被群众情绪所裹挟。——陈平原谈为什么保持一种人间情怀
4、周作人先生放弃了启蒙者那种肆意妄谈“高谈阔论”的姿态以后,回归传统文化,非常看重对心灵的养护,晚年逐渐向往平和敦厚稳重的隐士生活。周作人作文重视生活趣味,即寄闲情雅兴于身边微小事物,倾注感情,让其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他也有民俗趣味,对神话、童话、民歌、民谣、风俗、故事都有兴趣。他把生活趣味称为雅趣,打上了浓重的士大夫文人印记。他不仅时时回忆、讲述种种悠闲的生活,更将这种悠闲的生活加以审美的情趣。“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他在《喝茶》中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他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放弃了早期“同情下层人民向往社会主义”为特征的人道主义,保留了“尊重个性独立与自由”的个人本位主义思想,最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园地”。1928年他宣称要“闭门读书”,使思想界一片哗然。后来他在《十字街头的塔》中再一次表明心志:“最好还是坐在角楼上,喝过两斤黄酒,望着马路吆喝几声以出胸中闷声,不高兴时便关上楼窗临写自己的九成宫,多么自由而且写意。”他本来生性平和,放弃了浮躁凌厉的斗争气息,反而使他轻松了许多。他竭力使自己沉浸在“雨天”般阴沉的清冷境地,陷入怀旧的情思之中,在那里他找到了心仪已久的理智与平和。这样他仿佛又找到了失落已久的自我。但是闭门读书也不过是周作人的理想而已。他毕竟生活在乱世之中,他自己也并非要真的不问世事,他是“街之子”,就连建安生立命之所也要建在十字街头。
5、陈晓明阐释王小波的小说《我的阴阳两界》的主人公:
王二是一个永远的局外人,正直善良却随遇而安,总是被现实否定,但他从不采取激烈反抗行动,而是另辟蹊径,走自己的孤独封闭之路,与主流社会隔绝。无所作为却自得其乐的局外人,一个永远的他者······他的自由不再是萨特式的人通过战斗或抵抗夺取来的自由,也不是个人回到自我意识深处所体验的自由,他的自由就是随遇而安的状态,没有目的,也没有顽强的自我意识。这一切都是因为世界本来是荒诞的,不值得与之血战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