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小伊的朋友圈到处都是疫苗事件的强烈谴责,然而我认为这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我们现在的社会有了一些畸形的苗子,有些商家为了利益,不惜触及做人的底线,人和人之间相互伤害。网上曾有一个段子,疫苗事件一出,那些倒卖地沟油的、食品添加三聚氰胺的人们都义愤填膺,指责疫苗造假。
卢梭说:“社会就是书,事实就是教材。”在小伊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是人人互助的社会,你发生困难,我帮助你。等到我落难了,你伸出援手。一个普通的社会是有些人在做好事,有些人在为非作歹。最差的社会就是人和人之间没有了信任,互相伤害。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你可曾看到过这类的报道,一个老人的头卡在护拦里,因为卡得时间太久,然后死了。周围有一圈行人围观着他,却没有人主动帮他。医生事后说,假如有人当时将他扶起来,他就不会过世了。当老人摔倒以后,小孩子扶起他,之后,被老人的家属起诉,最后赔钱。
你或许暗自庆幸自己不是那么倒霉的人,你能躲得过车祸,但是你恐怕不能不吃饭吧?我们来说说吃的鸡吧!现在大多数市面上吃的鸡都是28天成熟的,按照鸡自然地生长规律生长的鸡没有太大的利润,再来看看我们的蔬菜都是打农药的,鱼虾都是吃激素长大的,看到这些情况,你还能高歌一曲,我的生活真幸福吗?
互相加害的模式没有停止,只有愈演愈烈。举个例子,一个受工伤的工人可能还没有和雇主讨个说法,门口就一圈的工人排队来找工作。社会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最可怕的是底层人民之间的冷漠。
在互相加害的模式里,最早出局的不是资本家,而是普通的劳动者。举个例子,疫苗事件发生以后,上面的高层可能通过卖掉股份、或者卖掉公司,换汤不换药,继续重蹈旧业,而面对底层的劳动者就是失业带来的经济危机。
在此次疫苗事件里,捅破此次疫苗事件的不是底层劳动者的良心,而是加班费的纠纷,这才导致了疫苗事件的扩大化,不得不说太令人讽刺了。小伊就不信这些底层人民没有孩子要打疫苗的年纪,他们难道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吗?反正小伊事不相信的。
最可怕的不是疫苗,而是互害型模式导致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加害,最后导致两败俱伤。改变这一切需要的不仅仅是制度的建设,而是无人提醒的自觉。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见义勇为新闻的主角大都是涉世未深的小孩,而不是成年人,难道我们的教育退化了吗?我想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早已丢失了很多做人的最宝贵的东西。有时候,我们想要帮助陌生人,却发现需要莫大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