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停在房梁上,一只蓝色的樫鸟在床下尖叫着,没有篱笆遮挡的大自然一直延伸到木制的正方形窗格旁。
大雨中没有通往前庭大门的路——其实根本就没有门,也没有前庭——更没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
这是梭罗眼中的世界和他的判断,而我们也在他的笔下,在他的文字中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和别样的活法,《瓦尔登湖》作为他归隐田园所做的记录,体现的不是随笔的无边界和无控制感,而是在平凡的小事和放弃物欲的生活中体现着他所选择的生活所传递出来的大智慧。
对于他的归隐跟陶渊明不同,跟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归隐不同,不是厌弃了世俗的什么东西,他的归隐,让我想起黑塞笔下的树:“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一些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物。”这一段话,恰能和很好地描述梭罗。
他选择了自然,追求着自在,完全的放松和中庸的努力,在他简单的归隐记录中的生活,每一个举动都提现了思想的伟大和难能可贵,在初读梭罗的文字时似乎感受到的是精神上的共鸣和满足感,给人启迪和促使生发出智慧去面对这花花绿绿的世界,去面对这枯燥无味的世界,去面对这朝气蓬勃的时代,去面对20多岁热情洋溢的日子。
梭罗在本书谈到 阅读 阅读是一种崇高的智力训练,我们在认识字以后,就应该去读最好的文学作品,而不只是重复简单的词儿,我们要通过阅读,让我们的思想和谈话不再和小人国或者侏儒一样处在乏味的水平,不断阅读思考,在我们拥有了智慧以后,就会变得慷慨`从容`大度。
我们的阅读并不功利,但就像是“利他”一样,最终无心的“利他”确是实实在在的“利己”,思想的同频和语言的深度是如此的重要,可是又是如此的难得,人们总是追求着太阳,可从不会去思考太阳为何升起,去向何方,从哪里走向黑暗,也或许有人会说思考是没有必要的,只是去努力追逐太阳就好了,可是我不,我就是要在这黑暗中,在梭罗的农场中,思考太阳会从何处升起,然后在某一个傍晚,太阳即将落下时看到农场篱笆墙外有人在画太阳运行的轨迹。
雅玲
2022.10.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