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藕塘民间故事赏析

藕塘民间故事赏析

作者: 唐游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6-25 09:16 被阅读0次

民间故事能流传久远的根本原因,除了以口头形式传播外,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它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它总能从真实的合理的角度出发。
一、藕塘故事

藕塘来历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藕塘鼻祖唐鲤为完成祖辈遗嘱:“必选在清泉溪流边,且长有野生莲藕之地重建家园,传承文脉,薪火相传,礼重敬宗,感恩戴德。”唐鲤带着宏愿,寻遍群山,终在清澈溪岸见野生莲叶,顺着莲茎挖出玉洁藕节,嚼之,质嫩甘脆,鲜美多汁。次年,唐鲤举家迁此造田种藕,取村名为“藕溪”。

九九池塘
藕塘九十九口池塘源于99个家庭。民国之前,村民分家必得池塘一口,无论大小,目的是不用羡慕他人逢年过年吃鱼。对挖塘困难家庭,村民会帮忙完成。

土楼故事
1932年8月19日至22日,红三军团参加乐安、宜黄战役后,第七军二十师五十九团,途经藕塘油榨下小桥,一位战士被土楼射击的子弹打中。考虑到士兵需休整,彭德怀下令攻打土楼。经战士三天三夜奋战,第四天攻破土楼,除打死和跳井自杀十多人外,未见钱财。土楼攻破未维护,后被填造建烟房。

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通高5米,宽8.5米。正刻“唐氏乳姑”,背书“妻盼夫归”。
唐云生战死沙场后,留下年轻貌美的妻子李氏,寡凫单鹄,清贫度日。直到她遭遇土匪强暴杀害,事迹才被广泛传播。经当地官员报请,崇祯皇帝(1628—1644年)为表扬其坚贞,恩准建坊。牌坊“文革”已毁。

节孝牌坊
世三婆甘氏从小收为童养媳。未婚夫唐火生18岁战死沙场,撇下家中年迈父母和花季童养媳相依为命。一次,土匪欲对甘氏强行不轨,她以死殉节。地方官员报请朝廷。咸丰皇帝(1831—1861年)念其孝行节烈可嘉,大加褒奖,赐牌坊一座。牌坊“文革”已毁。

大宗来燕
“大宗来燕”匾上款:文林郎知南丰县事刘日珽为藕溪唐氏宗祠立。下款:崇祯十六年(1643年)岁次癸未季春谷旦。现藏河南洛阳匾额博物馆。
同治《南丰县志•秩官》(卷十九)记载刘日珽是江浦(今属南京)人,举人,崇祯年间任南丰县令,赠匾唐氏宗祠。“燕”极具女性色彩,唐妃名云燕,故唐妃与匾有关联。

巧藏匾额
唐氏宗祠悬匾“劲节膺荣”,右文:经筵讲官议政大臣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加五德宝(人名“德保”);左文:江右琴城节妇唐母赵氏孺人立,皇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岁在癸卯壬孟冬吉旦。赞誉唐母赵氏坚贞节操,枝繁叶茂,家族兴旺。
匾长283厘米,宽84厘米,杉木。“文革”期间,村里匾额被毁,村民老女把匾系于绳索,吊铁板沉于池塘,风头过后取之。

夫妻梁柱
响祠戏台,左柱高3.2米,尾部直径26厘米,宽大扁平,象征男性;右柱高3.5米,尾部直径24厘米,高挑修长,象征女性。两棵杉木为村民黄水贵栽于1998年。2017年,两棵树遭雷枯黄,但生长速度不减。次年枯死。经黄水贵妻子同意,选用戏台中柱。

结缘龙虎
清朝末年(1910年),藕塘村数名壮年无故病世,科举屡屡不中,村民便集资60块银圆,请风水师勘测地形,从鹰潭龙虎山运来磨盘风水石,放置神龙出没处,镇村佑民。

二、唐妃故事

贵妃生平
唐贵妃(1438—1457),名云燕,又称唐妃,建昌府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紫霄镇藕塘村人),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之妃。
明景泰五年(1454年),唐氏云燕被选送进宫。次年四月,代宗皇帝宠爱唐氏,下令增御花房。景泰七年(1456年)八月十三日册封贵妃,成为明朝有史可考第一位皇贵妃。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驾崩葬于北京金山口,群臣议定唐氏殉葬,成为明朝最后一批殉葬的妃子。

贵妃遗梦
唐氏云燕选送入宫并册封为贵妃,缘其母言传身教,勤学礼知,书先睦族,礼重敬宗,造就她婉丽典雅、秀外慧中之曼妙。皇上独宠民女出身的唐贵妃,遭嫔妃矜名嫉能,群起攻之。失宠后,随驾崩皇帝殉葬。乡民获悉,特建唐妃亭纪念,并将村里的江、桥、井取名为唐妃江、唐妃桥、唐妃井。

贵妃醉莲
赣东藕塘,田畴富饶,川谷幽深,群山环峙,九十九口荷塘倒映。深宫贵妃云燕,情牵故土,常梦到与邻家女子种莲、采莲嬉戏,野趣乡情。梦醒时分,愈加垂涎莲藕之美味。代宗皇帝获悉,特派要员由京城赴爱妃家乡取莲藕二次,终遂唐妃心愿。

宠爱唐妃
唐氏云燕入宫时并不招皇帝待见,因汪皇后大力举荐,才得皇帝宠爱。
一次,云燕在御花园救起一只伤鸟,恰巧被汪皇后看见并记挂。又次,汪皇后邀请宫女吟诗作赋,她出色表现打动汪皇后。汪皇后得知云燕是良家女子,且家教森严,受其安排,有更多机会与皇帝朱祁钰共忱。

唐妃摔跤
明景泰五年(1454年),县衙派人到民间选妃。家住岭仔上唐兴生一女(藕塘三世祖,年轻外出谋生,后进入朝廷之锦衣卫),年方十八,长相惊艳。自小黑纱遮面,选妃当天,她在岭仔上摔跤,斗笠掉落,面若桃花,肤如凝脂,身材婀娜,成为代宗之妃。

故居风水
唐妃殉葬之后,故居长年失修倒塌,为确保安全和改变风水,村民拆除故居,改变风水。有人认为,故居坐东朝西,背靠陡峭的马鞍山,寓意不好。若故居坐北朝南,即靠村后的后龙山,也许不会沦为殉葬。

三、名人故事

唐兴传奇
唐兴(1417—?),字宗柯,号守经公,江西建昌府南丰人(今南丰县紫霄镇藕塘村人)。
他年轻外出谋生,后进入朝廷之锦衣卫。景泰倒台,41岁的他发配成化朝流放。《明英宗实录附景泰实录》载,景泰五年(1454年),代宗赏赐唐兴田庄的原主人死磕,他不得已退田庄息事宁人。之后,景帝两次升唐兴官衔,从百户而千户,又从千户而指挥佥事。

之岳为官
司马第主人唐之岳,一门三进士(孙子唐元恺、曾孙唐寅亮),为官公正廉洁,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士民立善政碑勒石于县治头门及呈送万民伞回里。据载,乾隆二十三至二十六年(1758—1761年),之岳任四川成都府知县、什邡知县(四川德阳市下属县级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直隶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担任官职。从“贰守第”匾分析,为州府长官太守副手,谓任同知之职。

睹物思人
唐明训(1563—1632年),性格刚直,敢于谏言,特别厌恶不忠不义之命官。一次,他与上司发生激烈争执,辞掉忠靖校尉官职(正七品),回乡隐居。
他居住在藕塘井头,每天清晨将屋前300余斤井圈举起操练武艺,强身健体。井圈由其师所赠。据说,其师父辈为李白线(音),常在村西三登石练习射箭,弓弩向田边村的后山射去,弓箭直抵795米马鞍寨山顶跑马场。据南丰县《地名志》载,李白线,名省元,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由黄龙坑迁入田边。他是宋代朝廷武将,常年镇守福建、江西,后升为辅相。死后被皇帝赐予金身(待考),送往家乡安葬,但宋朝诗人员兴宗作的《送李省元周辅》提及此人。

古井被废

唐明训(1563—1632年)得到为师送的井圈后,特在门前挖井一口。袁世凯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因其子孙卷入一场争斗,全家十几口被杀,抛尸古井,用灰土填埋。古井阴影,不再开挖。

四姨太太
甘大女(1911-1951年),唐意情之妻,生女水兰。因其被南丰匪首邹富成相中,在村匪唐万孙策划下,成为邹富成四姨太。后因邹富成公判死刑,她回到藕塘生活。她一生曲折坎坷,饱经沧桑。村匪唐万孙,1932年被红军(红三军团五十九团)消灭在村里土楼。

四、寺庙故事

义传礼佛
古宅大佛号,由唐义传建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他心地善良,常年供奉村中八庙一寺香火。寺庙把他捐的粮食储藏后山,供僧侣、香客食用。后有一贪心和尚晚上偷米,被毒蛇咬死。

抢占风水
宁都丁氏认为,安葬在他们村前的唐姓世衍公张氏老夫人,抢占了风水(今洛口镇塘坊村打鼓山箕窝肖像蟠龙形)。为破坏唐氏风水,便跑到视线开阔的藕塘狮里牌,占地建寺。由此引发一场械斗,官司缠身,故前人告诫后人,不要过于迷信风水。

神医住庙
福神殿始建之初,供奉药王菩萨(药王兄名星宿光,弟名电光明),因兄弟俩施医行善,深得众人赞赏,后修成菩萨。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南丰名医李梃,字健斋,隐居藕塘,四处医病救人,广播恩德,泽被苍生,乡民特建庙纪念。因八个村的乡民均有捐资,故名八堡殿。
据载:李梃,博览群书,临床经验丰富,为明代著名儒医,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明万历三年(1575年)撰成《医学入门》九卷,并专列《习医规格》。强调医者品德修养问题,为倡明医德树立楷模。

五、其他故事

丁桥故事
乾隆年间(1711—1788年),村里有30多个石匠,40多个教书先生,900多口人,因瘟疫、兵匪进犯,罹难人口超半。特别是兵匪进犯,留下村民靠躲进暗渠,得以保命。

金衣龙潭
丁桥村前河床,石头林立,大则成岩,小则有形。溪流时宽时窄,时高时低,时而平静,终积一潭。潭旁旱洞,曰“龙王抓”,有村民在此得金衣一件,发家致富不忘家乡,造福乡民,深得敬重。

治病救人
家住丁桥丘先生,常云游宜黄、南城、崇仁、乐安等高山峻岭之中,修行炼丹,看病救人,被人称三仙。村民特建三仙殿纪念,烧香点烛,祭祀还愿。


联匾荟萃,才聚藕塘──拍摄藕塘唐氏宗祠庭院.jpg
昔姿曩韵今犹在,咏叹唐妃才貌芳──藕塘女子邱璐在明石拱桥上.jpg
藕塘之荷杨学庆摄、初秋,繁华依然,绿肥黄瘦。那一片翠绿微黄的军峰,婀娜柔美,娇艳瑰丽。微风中摇曳的松,那一抹抹惊艳的翠,迷眼醉心。让人,忍不住拈起细看,忍不住意乱情迷。.jpg
文风兴盛,定有贤能──藕塘龙眼池.jpg

相关文章

  • 藕塘

    藕塘 风停水静映天光,翠隐鸣蛙噪藕塘。谁遣蜻蜓来入画?清姿闲澹绕莲芳。

  • 藕塘

    老家的村子谈不上是水乡,但村子的东西南北却都被池塘包围着。处于村子南面的那一方池塘,叫藕塘。如今想来,这是个颇富诗...

  • 藕塘观雨

    晨练时,在公园遇雨,急急跑至大殿的回廊下避雨。 古色古香的大殿,大门紧闭。大殿回廊四周,环绕三面藕塘。 塘中绿肥红...

  • 原创古文微小说《藕棺》

    藕棺 某腊月,村西,光海挖藕于塘,近暮无所得。 现一藕带,追挖,深蕴非常,粗近人腿。 喜,...

  • 我做藕汤

    前天下午,我和老公在藕塘里挖了不少藕,所以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份藕汤,因为没有排骨,我不好说排骨藕汤,只好说藕汤...

  • 最爱千顷莲波

    我老家的圩区,可以说遍地植莲。有藕塘,藕田,藕河,藕荡。莲叶又叫荷叶,莲花又叫荷花,莲结的果叫莲蓬,莲蓬有籽叫莲子...

  • 映日荷花别样红·花花世界里亲爱的你和你

    花花世界荷田田,荷田田,藕根连。藕根串联塘湾满,塘湾满,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彩云之南云雨飘。云雨飘,...

  • 【散文】走出藕池村

    此文发表于《泰州晚报》 藕池村有一片藕塘,不大,是村口边上的鲍家承包的,今天的鲍家除了一塘的荷花开得云蒸霞蔚,进进...

  • 游东藕塘村

    蓝天白云碧波下, 红花绿叶清塘发。 孤芳逐浪自由飘, 清香四溢漫天涯。 注:打油诗。 照片来自天涯孤客。

  • 看图作诗|藕塘秋

    主题:心有千千结 问天何时老?问情何时绝?我心深深处,中有千千结。千结万结解不开,风风雨雨满园来,此愁此恨何时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藕塘民间故事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ji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