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班级搞中队委竞选,每个小朋友说完自己的竞选宣言之后要表演一个小节目,其中有个男生用钢琴弹奏孤勇者,引起了全场大合唱,毫无悬念的赢得了全场最高票。属于玩明白了属于是。不说竞选这事,认真思考下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孤勇者这类歌曲会在小学生群体中大范围的流行。回想我们小时候,好像并没有小孩子中间大规模流行的歌曲,大哥时代大家也听歌,各自有自己喜欢的,但从没有一首歌能在短时期内席卷全国,这当然和这个时代超级迅捷的移动互联网有关。
先从传播端来说。我们知道,小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网络,比方女生跳花绳的歌谣,是怎么做到全国统一的,我和不同省份同学确认过,基本大差不差。每个小学生在这个网络中都是一个积极的共享节点,通过一个个课间时间的小型信息分享活动,很容易做到信息的迅速扩散。
再从所传播的信息来说,不认为任何一首流行歌曲在创作之处是奔着成为小学生神曲的目的而去的。但是这类歌曲也必定满足几个简单要素:歌名好记上口,歌词只要做到最后两句上口即可,前面的倒不是太重要;旋律足够魔性,有大量的重复旋律;所传达的信息有一定的利于传播的简单宣传性,比方孤勇者所传递的积极奋斗。最后一点,要让男女生喜欢,因为男女生在这个阶段还是很不同的物种,很大概率喜好并不相同,要让男女生都喜欢,最佳的平衡点就是一种适当的中二感和去性别化,这也是孤勇者这首歌的成功之处。
小学生群体中,必然有他们自己的流行文化,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能由孤勇者占领这个阵地还算幸运了,至少不是那些怪力乱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