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cc2b9b31f2933ed2.jpg)
“陶渊明”典故系列
【简介】诗文中,“陶渊明”这一人物的名称的变称以及引用有关陶渊明其人其事以及他的文句而成典者颇多,据所见,编成本系列以日更的形式逐一地发表。编撰方法是:
①用白话文简单地介绍这个典故的出典典籍丶基本内容,标以【简介】
②列出出典典籍的原文,标以【出典】
③将原文中人物生平事迹丶地名丶生辟字词等作简单地注释,标以【简注】
④在不列出书证文句(个例外)的情况下,简明扼要地出具该典的常用的丶具有代表性的引用形式,然后一一地诠释它们的用义,标以【释义】。
康乐斋典文类聚 “陶渊明”典故系列之十一:渊明嗜酒
十一:渊明嗜酒
【简介】渊明性喜嗜酒,是历中上一个有名的酒狂。他嗜酒如命的记载,他本人《归去来兮辞》中就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还有前面出现的“渊明漉酒”、“渊明种秫”这些典故,都是有关他嗜酒之事。致于他嗜酒之事,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及《宋书》、《晋书》本传中均有记载,渊明本人并作有《饮酒》诗二十首。
【出典】《饮酒诗二十首·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忽醉。”又其《五柳先生传》:“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又其《归去来兮辞》中亦记有自己平时嗜酒“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之语。
南朝·梁·沈约《宋书·陶潛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潛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直率如此。”
注:
余:我。
闲居:住在家中无事。
寡欢:少有欢乐之事。
比夜:每天夜里。
名酒:好酒。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以为饮酒之伴侣。
忽焉忽醉:醉酒恍惚的样子。忽焉:本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五柳先生:渊明门前种五株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3bd490d3bc5616d2.jpg)
〖释义〗①渊明生平爱酒,并嗜酒如命。后诗文中常见的“渊明嗜酒”、“元亮嗜酒”、“陶令贪酒”、“渊明饮”、“渊明醉”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渊明醉酒、嗜酒这件事,诗文中引用,借来以为人饮酒、嗜酒、醉酒的比喻,由于渊明是有名的文人和隐士,故文人及洒脱之士的饮酒、嗜酒、醉酒多引此为喻,多用来美喻高尚之士终日醉酒心无杂念的情怀,或用作咏写酒的典实,也指人陶醉某一事物(多指爱花)的情怀;又“渊明杯”、“陶尊”、“渊明酒”、“柴桑酒”等等用典即指渊明饮酒、盛酒时所用之酒杯、酒器及其所饮之美酒,诗文中引用,借作酒、名酒、酒杯以及盛酒之器皿的美称;“陶瓮”即指渊明装酒的酒坛子,“陶壶”即指陶渊明所用的酒壶;由于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生平好酒、常在醉中,故诗文中常以“醉令”以称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cf35c7a1f7ac06de.jpg)
〖释义〗②渊明在诗中描述自己醉酒之样是“顾影独尽,忽焉忽醉”。后诗文中常见的“陶令顾影”、“顾影陶潜”、“忽焉忽醉”、“柴桑影”这些用典均本此而来,诗文中引用,表示独饮及醉酒恍惚的样子,而“忽焉忽醉”这条用典比喻醉酒貌,含有忘乎所以、恍恍惚惚,而以“忽焉”比喻很短暂;陶渊明爱酒并作有《饮酒诗》二十首,后诗文中所见之“陶翁饮酒诗”、“渊明饮酒诗”、“饮酒渊明二十诗”这三条用典即指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91c88f8703582c5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