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迈不过自己的坎
这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我的小孩四岁了,已经上了幼儿园一年了。老师经常给孩子教一到十的数字,还有汉语拼音。我一直主张孩子还小,应该好好的耍,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毕竟孩子念书的时间很长,一两年也不会耽误孩子多少,但是孩子的童年逝去,就不会再回来。而且,我还考虑孩子还在成长的阶段,手指还没有成型,过早的写字还是会伤害孩子的。基于上面的理由,我一直对孩子的教育是持松散的态度。有时间和孩子玩,有时间给孩子读一读故事书,孩子不喜欢也就不强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保持孩子的童心是非常的重要。
今年,我去一亲戚家,他们的孩子比我的小孩大一岁。这个小孩没有和我的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他们选择另一家私立幼儿园。这个家长很放心这个幼儿园,因为他们的孩子学了很多的东西,现在已经会写很多汉字,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这个家长还说,这个幼儿园的老师非常的严格,每一天都在教孩子写字,如果不会老师还会惩罚孩子。孩子很害怕老师,很听话的完成了各种任务。我也看到了这个孩子会写很多的汉字。我感觉到这样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不是最好的教育。作为幼儿,关键的不是教给你什么知识性东西,不是让你记住什么,而是让孩子的天性保持,让孩子养成基本的好习惯,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让孩子保持好奇心,而不是让孩子恐惧老师,这是对学校教育的提前摧毁,这是后进生的发源地。小小的年纪,因为自己的不懂,被冠上差生,一直到学校生涯结束,多么的可悲。我们的很多的家长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教育,让孩子变乖,让孩子识字。却不知道真是这一种顺民的奴化意识,让我们习惯于安于现状。我们喜欢的乖孩子,却为以后买下了炸弹。
看到这个孩子这么小就学了这么多东西,我也感觉到心中为自己的决定害怕,心中还有一丝悔意,是不是该把孩子转到这个学校,让我的孩子接收这样的教育呢?内心开始纠结,开始犹豫。回到家,我的不安却迁怒与孩子身上。我试着让孩子把我认为最简单的数字写一下,或者是汉语拼音写一下,满足一下自己的空虚的内心。孩子努力的写出来了,但是没有我想想的那么好,内心还有一丝的不满意。我始终感觉作为教师的孩子应该比他们的孩子要学的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一种典型的自负心态,一种不平等的思想。一种典型的Q精神。我的眼神看孩子似乎没有以前可爱,似乎还在让自己的面子失去,似乎还在没有完成我的期望。孩子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投资的工具,一种投资后没有收益,甚至负收益的恼怒和绝望。这是我似乎已经被考试奴役了,把教育当做考试的家长应该会有我这种心态。
不过还好,短暂的几分钟,理性的思维还是战胜了这种扭曲的心态。我终于感觉到很多家长的无奈,原来家长已经为孩子投入很多,需要回报。他们要孩子为他们争面子,而不是为孩子的幸福着想。我们教育孩子最过不去的坎是我们自己。我现在需要好好想一想,我需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教育呢?不过,孩子的幸福,快乐是第一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