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唠唠叨叨的小春有话说~
或许是双鱼座与生而来的爱幻想,我曾经一度梦想我的大学生活会是交个男朋友手拉手,一起在操场的草坪里背靠背看看蓝天白云,带个小说在那呆着。然而并没有,感觉被高中老师骗了,我们居然还有月考、期中考,关键是还有大作业,恶心时候能一周做好几个PPT,写好几份报告!我不是很喜欢那些枯燥的知识,还是喜欢看看闲书蹉跎蹉跎岁月。吃完早饭,抱个闲书或者手机去挑一个靠窗的位置,那是最享受的时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日本文学,可能因为听过的名家比较多,可能因为日本文化源于中国,也可能因为我太向往那个小国的大阪和名古屋了。
最开始读的是东野圭吾的书,直到我读了《白夜行》吓得不敢上厕所之后(可能我过于胆小),我再也不想读他的书了。然后选择了川端康成,读了《雪国》。
川端康成书籍的最大特点是对话没有主语,有时候很难读懂。
人物简介
《雪国》基本上围绕岛村(男一)、驹子(女一)、叶子(女二)三个人物进行推进的,另外还有一个小人物行男,是驹子师傅的儿子,在岛村的脑子里一直把他当作驹子的未婚夫、叶子的情人,事实上可能也是。
岛村是一位家有妻小的无业游民(好像这个词不大妥当,毕竟现在自己好像也在这么干,好听点是个自由职业者),他是个富二代;驹子是个漂亮的艺伎(岛村初次见面时候并不是);叶子则相对比较完美,是岛村心中的白月光。岛村大概可以通俗一点的形容为“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对驹子是肉体出轨,可能也有过精神出轨,对叶子则是完全精神出轨。开端是岛村第二次到一个常年下雪的县界小镇去游玩,顺便寻找驹子,在途中遇到了自己心头的朱砂痣叶子。
情节主线
岛村第一次见驹子时,是自己刚爬完山,到温泉找艺伎,但是这时候很多艺伎都去了宴会场地,只有不是艺伎的驹子还有些姿色和才艺,于是便被招来。当时的驹子在岛村眼里是纯洁无瑕的,给了他焕然一新的感觉。揣着明白装糊涂假意让驹子帮忙去找女人,驹子当然和大多数涉世不深的少女一样,纯情、羞涩但又无法抵御这种情欲,欲语还休,面对男人的花言巧语,尤其是这种经验丰富的男性,很容易泥足深陷。
而叶子呢,岛村从来没有得到过,也许在岛村眼里,叶子一直都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尤物。文中提到“他抱有一种非现实的看法,如同傍晚看到映在车窗玻璃上女子的脸一样”说得便是叶子,即便她在照顾一个躺着的男人,可能对岛村来说叶子就是她的“神女”吧。在驹子去赴宴会时候,岛村想的是叶子的脸庞,如果说驹子是一朵红牡丹,那叶子便是一株水仙。最终结局叶子出意外丧生于火灾,香消玉殒。
驹子美的热烈
起初我是不喜欢驹子的,甚至我觉得叶子的死并不是意外。在我的构想中:驹子的未婚夫移情别恋,喜欢上叶子,而后来驹子爱上岛村,但也察觉到岛村对叶子的感觉不一般,怕重蹈覆辙出于嫉妒而害死叶子。
但再读时我觉得两个女孩子我都挺喜欢的,都是美的化身,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驹子虽然爱得卑微,但却热烈,虽然对爱情也没有保持忠诚,但在与岛村的一段情中也毫无保留。在感情这件事上,人们往往赋予女性就应该怎样怎样、不该怎样怎样的标签:“不应该主动”、“不应该要强”、“不应该作”、“应该忠诚”、“应该相信”。在岛村调情之后,年少的驹子仿若一朵还未盛开的蓓蕾,她也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笑而不语,也有只敢藏在心中的悸动;但是爱情这种东西,毫无道理可言,更何况是岛村这种看似有着共同语言的灵魂伴侣。他有研究过日本舞蹈,从小熟悉歌舞伎,学生时代偏爱传统舞蹈和舞剧,我想大概19岁的少女都会对这种侃侃而谈的男人暗许芳心吧。直到驹子醉酒之后,她爱得越来越大胆,越来越露骨。驹子的人生其实很悲凉,15岁那年,被卖到东京当女招待,后被好心人赎身之后,恩人不久也病逝了,后来有一位琴师收她为徒,终于可以脱离苦海,然而师傅的儿子却身患重疾。驹子知恩图报,牺牲自己做了艺伎为他赚钱。她一路出淤泥而不染,仍然能保持初心。她坚毅、她无畏,她仍然认真对待生活。她虽是琐碎繁杂尘埃中的一只蝼蚁,但却有记日记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对生活没有热爱,怎么会天天记日记呢?我记忆最深的一段是在温泉浴场附近,驹子追车的一段,她看到岛村的车,岛村也看到了她,却被没有停下。她弓着腰,抓住车门的把手,跳到车门外的踏板上,直到打开车门,倾身倒了进去。人们都说:与其爱的痛苦,不如选择被爱。可是放弃追求爱的权利后,你是否对任何事物还怀揣激情?是否对任何事都怀有期待?驹子因为爱而宽,这种爱没有错,只不过是爱错了人。当美好青春所有期待都付诸东流,再无回音,驹子也有选择不忠诚的权利。其实每个人本来就有贪欲,这是与生俱来的,不止男生有,你不想“坐拥后宫、佳男三千” 吗?对驹子虽有同情之心,但更多的是敬佩吧,如果可以,我依然希望驹子可以遇到对的人,可以没有余悸的放肆爱。
叶子美的高雅
叶子虽然是悲剧收场,但是我觉得她是一个有自己精神世界的人。文中没有对叶子的细节着墨过多,但是从最后叶子恳求岛村将她带走的情境来看,她可能与驹子的身世相差无几,但浮沉中她漂泊,却没有沦落,她没有走上艺伎的道路,她也在不断转弯。曾经她想做护工,也许体验了之后,她觉得那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她想换;她自信,她认为偌大的东京,她总能谋生;她喜欢一个人唱歌,尽管在别人的眼里是,她是个神经病,但依然不管别人怎么说;她不喜欢驹子的人生态度,但依然保持善良,让岛村好好待她;她忠贞坚韧,不是行男的名义伴侣,但却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直到行男离世之后,她都会为他上坟。我觉得她美得就像雪域高原的雪莲,丝毫不染纤尘。直到她遇难,我都觉得她去天堂与行男重逢了,她就像是那一片白茫茫的《雪国》,空旷无暇。
世外桃源
我喜欢雪国,我喜欢那个大而辽阔的北国风光,那是每个人心灵疲惫后的世外桃源。《雪国》是一副画卷:潺潺溪水、蜿蜒小路、袅袅温泉、皑皑雪山,让人不经意之间想穿一身和服去动身看樱花、去雪地打滚。
选择正确的人生观
这本书中,其实我最不喜欢的是岛村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他眼中,一切皆虚无,万事皆徒劳:他认为驹子记日记是虚无的,徒劳的;他觉得驹子对他的爱是虚无的、徒劳的;甚至觉得人生本就是虚无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川端康成的价值观,我只知道他是口含煤气管自杀的,所以我怀疑这是川端康成的人生观,也许是我无法读懂他吧。我不知道岛村有没有爱过,或许爱过驹子、或许爱过叶子,也或许他连自己都不爱。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
我还是相信胡适的那一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去雪国撒欢。
欢迎转发留言留下你对《雪国》和川端康成的理解
身体不在路上时候。灵魂在路上,关注我,有书有路有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