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工信部公布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地点:北京类别:工业
图源:中央政府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通告》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产业〔2018〕232号)和《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政法函〔2020〕68号),经工业遗产所有权人自愿申请、相关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和网上公示等程序,确定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现予以公布。
资料来源:工业信息化部
国家工业遗产已公布五批,其中:
2017年12月公布的第一批共11项,江西占3:景德镇国营宇宙瓷厂、赣州西华山钨矿、汉冶萍公司——安源煤矿;
2018年12月第二批共42项,江西占1:南昌进贤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2019年12月公布的第三批共49项目,江西占4: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景德镇国营为民瓷厂、吉安吉州窑遗址、兴国官田中央兵工厂。
2020年12月公布的第四批合计62项,江西占4项,九江有2项:南昌洪都机械厂旧址、永修星火化工厂旧址、瑞昌铜岭铜矿遗址、景德镇国营建国瓷厂。
2021年12月公布的第五批有31项,江西为零。
国营星火化工厂食堂 笔者摄于2022年3月
工业遗产在中国是个较新的概念,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依然很新。它源起于1950年代的英国,最早被称为“工业考古”。它不同于一般出土文物的考古,而是强调对近250年来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物质性的工业遗迹和遗物的记录和保护,是以调查研究为手段,以了解工业历史与现状的交叉学科。
1970年代,较为完整的保护工业遗产的理念逐渐形成。1978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宣告成立。2003年,TICCIH颁布了专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即《 下塔吉尔宪章》,指出了工业遗产的价值,以及认定、记录和研究的重要性,并就立法保护、维修保护、教育培训、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了原则、规范和方法的指导性意见。
国营江州造船厂 图源:中国城市中心
2006年起,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得到了国内的关注,但其受重视程度远远低于传统文化遗产的研究。随着北京798艺术街区、中山岐江公园等项目的成功开发,这些在城市中尚未被拆除的老工厂的再利用价值被各方面看重,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内的重视。
2010年,中国科协开始进行工业遗产的调查工作。2017年,工信部启动了国家工业遗产的认证工作,并于2018年颁布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截止到2021年12月,工信部共认证了5批194个工业遗产项目,其中江西共有12项,占比为6.2%,与江西的工业的地位相符,被评上的这些项目,也代表了江西工业的发展历史。
动力机厂旧厂房内 笔者摄于 2022 年 9 月
九江永修的国营星火化工厂和瑞昌的铜岭铜矿遗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前者是大山里的军工厂,生产火箭推进剂(见《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9日 · 星火化工厂》);后者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远的铜矿遗址,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华文明史(见《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6月25日 · 改写中华文明史的铜岭遗址》)。
笔者未能找到江西省和九江市的工业遗产名录,对本省、本市的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并不了解。2019年,九江市颁布了两批历史建筑名单,其中包括了国棉二厂老厂区、柴油机厂老厂区、动力机厂老厂区等一批1950年代的建筑群组,显然是在向工业遗产靠拢。
国棉四厂车间 笔者摄于2022年4月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全国、全省乃至本市的工业遗产保护已开始进行,但笔者感觉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工业遗产的界定不清。发源于欧美的工业遗产有比较明晰的界限,简单总结就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的有影响力的、代表性物质载体,既包括工厂,也包括桥梁、运河等,少部分有工业革命以前的采矿业。而中国的工业遗产界定,却带入了一些其它的类别。以江西为例,兴国官田中央兵工厂,是红色历史,显然算不上工业代表。李渡烧酒作坊更是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国内一大批酿酒、制醋、做酱油的企业,比如茅台之流,一方面宣传他们是手工、古法,与工业生产无关,却又削尖脑袋往工业遗产里面钻。
TICCIH官方网站
目前,列入国际工业遗产名录项目,仅有如下类别:采矿业、纺织业、制造业、盐业。引入国际上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却又不按照国际规则行事,中国至今没能评上一项,不是没道理的。
江西的工业很落后,但历史上并不算差。建国后有价值的工业存留,主要集中在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市。1950年代后,国家在江西投资新建、搬迁了一批军工企业和科研教育单位,旨在加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江西的军工企业,九江地区最多,包括造船业、兵器工业、核工业、电子工业等。
江西省军工遗产城市分布图 图源:《江西省军工遗产调查》
这些军工厂大多建在山区中,厂区规模大,且为自成体系的小社会,除了生产厂房之外,住宅、医院、学校、邮局、商店等功能齐备,形成了似城聚落。随着这批企业的倒闭、搬迁,很多厂房、家属区被遗弃,但由于不具备商品开发价值,反而得以存留,成为江西省内最具价值与规模的工业遗产。
九江的工业遗产并不只有军工,如何进行全面保护,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课题。本系列中,写了很多老企业的故事,这类文章的读者最多。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无数家庭的故事就是从这些工厂的宿舍开始讲起,每一张老照片都能引发几代人的回忆。笔者以为,这就是保护工业遗产最大的价值,它曾经是我们父辈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我们很多人的根。
九江国棉四厂厂区 笔者摄于2022年4月
今年四月,笔者进入国棉四厂老厂区内转了一圈。这里曾经是闽浔建材城,店家都已搬空,厂房结构并没有多大改变。眼看这一片位居市中心且最具工业遗产保护开发价值的厂区,就要化为一片瓦砾,感慨,却也无奈。
这些工业遗产,就如我们家里的老人一样。当他们还在的时候,我们不以为意。当我们想念的时候,他们早已不在。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冯晓晖
漫游遐思
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