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解,速读和慢读的根本区别在于跑步与竞走锻炼的区别。就看哪一个更适合自己。
书单里经常出现与快速阅读有关的书籍,细品这些关于速读有关的图书你会发现速读也有很多流派。当然除此之外,与速度阅读相关的教育品牌也数不胜数。这说明速读有市场。
一,阅读分为声读和视读。
声读=眼看,心读,耳听,理解
视读=眼看,理解
很显然,第二种读法是就是眼睛扫过就能理解文字的意思。这也是速度追求的境界。
二,多快才叫速度快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不能字数来衡量阅读的速度,而应该以理解能力来衡量阅读速度的快慢。
三,观念障碍
我们从小被父母和老师灌输了一个观念,学速度会影响理解,读书要认真,速度影响理解,不能一目十行。于是久而久之,我们对速读失去信心,满足与目前的阅读速度,慢慢承认一般人很难达到一目十行的地步。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禁锢我们阅读速度的最大牢笼。
四,读书三遍法
①第一遍影像速度。
概念: 它有特别难理解的学术名叫作潜意识阅读法。潜意识的能力比意识的很多很多倍了,如果完全开发潜意识那你我成了世界无敌了。(废话)。
潜意识学习的前提就是只要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哪怕注意力根本不在上面,潜意识依然完成学习的过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根据网传,很多人不承认自己的凤凰传奇的粉子,但她的歌声一响起旋律一上来,他们不由自主地哼出来。这就是潜意识搞得鬼。
只要眼睛看到,潜意识就能接受并理解,大脑里呈现图像。我把这个过程叫作“活化”。
目的:影像速度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整体框架,对核心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一页差不多两秒钟速度过有个大概的印象。不追求理解,不追求细节。
第二遍:眼动速度
按照快速扫描法,开始逐页逐页地阅读。记住:一要懂得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用超过自己理解能力的速度去阅读。二要遵守潜意识快乐原则,如遇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章节可以适当放慢速度,来满足自己潜意识的需求。三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不理解或完全看不进去地方,可以适当跳过。
第三遍:思维导读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归纳出这本书的框架结构。
对于不同类型的书,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模式。比如,对于故事类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侧重于第二遍的眼动速度。对于工具类书籍,我们可以侧重于第一遍和第三遍。
根据二八定律:一本书20%核心+80%辅助性文字。不要为了抓住80%,而错过了那个关键的20%.所以我完全赞同速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