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蔓延,信息爆炸。读书,作为一种信息时代以来一直被唱衰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近年来还似有日渐繁荣之势。读书时是什么在吸引着我们,我们为什么喜欢读书?
不同于其他媒介,读书需要想象力的高度参与。在想象力的帮助下,我们就能用文字作为一砖一瓦,在头脑中构筑书中描绘的世界。而这世界,因着思维的飘忽,也就一同荡漾起来。就像远方云雾缭绕的山峰,就像抱着琵琶遮住半面的琴女,正是因为想象中的世界永远都存在着不确定,永远似真似幻看不清,才更加奇妙动人。离得太近,看清了山上的枯木荒草,鸟粪兽毛,美感便不存在;看得太清,连琴女的雀斑毛孔青春痘都看得真真切切,当然也不再动人。
我们经常觉得,由书籍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远远不如原著好看,除去为了控制剧集长度而在情节上做出的删减和改编所造成的因素,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演员、场景完全确定,所有在读书时产生的美好幻想就全部化成硬邦邦的事实,就像薛定谔掀开了装猫的箱子。飘飞不定的思绪一下子就被“现实”的拍子拍扁在地,生生定了形状。再优秀的演员,也没法演绎出印象中那个绝世出尘,在小竹峰清冷的月光下翩翩舞剑的陆雪琪;再用心的布景,也难以还原想象中气势恢宏的霍格沃茨城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一千个观众就只能看到同一个哈姆雷特了。因此看剧时,我们只能做旁观者;读书时,我们却能做所构筑世界的上帝。
纪伯伦说:“语言的波涛始终在我们的上面喧哗,而我们的深处永远是沉默的。伟大的歌者是能唱出我们的沉默的人。”所以我们常会觉得,书中表达的某个想法,正是自己一直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的感受,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我们也时常想把一腔热血转化成酣畅淋漓的文字,奈何知易行难,难以成行,眼看着热血慢慢变凉不见踪影,因此只能从说到自己心坎儿去的作者那里实现渴求。但一些高深晦涩的道理或是是非难辨的情形,就连作者也没法讲得清,他或许就会把它们写成小说,写进故事,其中的是非曲直,让读者自行体会。
每一位作者的书籍,都是他封存在纸张里的思想。在阅读的某一时刻,你可能会忽然懂得了这位可能不在世、可能不知名的作者当时的心境,此时此刻你只和他共享一份记忆,这是一种跨越时间和距离相知和碰撞,是一个至亲之人也无法替你理解的感受,是贮存心间的属于一个人的秘密。有了这些“秘密”,自然获得了内在自我的充实和满足,“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许正在此。
读书虽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却能够增加生命的厚度。人活一世,只能过一种人生,遇见的人没多少,走过的路也不会太长,但可以在读书中获得不同人生体验。能回到过去,能畅游未来,能做呼啸山林的绿林好汉,能体会温柔富贵乡的情意绵绵,能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能摆脱现实的限制,冲破铁一般的事实,钻进书中过“别人家的”生活。二三十块钱的书钱续条命,也真是经济实惠。
最后只想说一句,读书自然是好事情,但若撬开脑袋生生塞进别人的思想,不去思考只捡个别人的牙慧,这书倒不如不读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