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放假的时候就带小孩把第七单元又整体的预习和复习一遍、再把第八单元也是整体预习一遍,所以昨晚上的预习就只需要把课文多读几遍和把字词再整理一遍,这样不紧不慢的,还比较适合我们这种在读课文的时候能提出许多问题的小孩,所以我一直给小孩强调,学习是一件需要未雨绸缪的事,等,是被动;提前谋划,主动权在自己。
第八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阅读要求是“复述故事”,这对于从小读绘本的孩子,它是不难的,并且在二年级上下册里面,有多达十几篇的复述课文,比如《小蝌蚪找妈妈》、《曹冲称象》、《玲玲的画》、《千人糕》、《小马过河》、《后羿射日》等,只是借助的方式不同。《小蝌蚪找妈妈》是借助图片的方式、《小马过河》是借助关键词的方式、《千人糕》是借助插图的方式······形式比较单一,但是足够把故事讲清楚,而到了三年级,对于复述故事的要求就高了,这也符合了统编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对于“复述”做的是一个长线安排。一二年级的借助图片、关键词等复述为三年级打基础,三年级的详细复述,又为四五年级的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铺垫蓄力,由此可知,三年级的复述能力培养是承上启下的。
所以,第八单元整体一起预习,既可以起到总结的作用,又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复述,作为一项重要的语用技能,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神和语言运用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我们都知道,复述不是照本宣科的把故事背下来,而是要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讲故事。《漏》这篇课文给到的是根据地点变化+情节变化的双线来复述故事,信息越多,复述起来就越容易。我带小孩把书上的这幅图做了拆解,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对复述得紧紧有条更是大有帮助。在这里我给小孩延伸了线索,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使结构严谨完整,有人物线、地点线、时间线、事情发展顺序线(情节线、明线)、感情发展线(暗线)、实物线。不难看出,《漏》课后题中给到的复述故事的提示,是地点线和故事发展顺序线,再翻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给到的复述提示是时间线和事情发展顺序线,《方帽子店》课后没有任何的提示,需要自己去找复述故事的方法,这个时候就是最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于故事而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都不会错的,但是这也往往是最难的,需要极强的概括能力,“从小孩们不喜欢方帽子到小孩试着做圆帽子,到父亲不接受圆帽子,再到不理会父亲,拾起圆帽子就戴在头上,一溜烟跑了”,层层递进,也暗含着情感的变化,所以,通常,事情的发展顺序是明显,情感变化是暗线。《枣核》一课也是泛读课文,课后没有任何提示,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出方法,很明显,这里面有地点的变化,从村子到衙门再到村子再到大堂这样的明显地点变化线,那么我们就以地点加情节,就很容易的把故事复述了。
统编之后的教材,对于能力的培养十分明显,而且从低到高段,呈螺旋状循序渐进,让整体思维更周全、严密、系统。这一点能意识到并时刻去践行,语文学到高中,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语文了,更重要是一个体系的建设。
关于复述,二年级是提供支架,简要复述,整本书的故事都可以复述;三年级要素训练,方法建构,安排一个单元来系统学习;四年级要紧扣情节,对文本的信息捕捉从全面具体到关键信息,信息组合;五年级开始要求创造性的复述故事,角色转变、改变叙述者身份;丰富细节;变换顺序等。复述课文没有一尘不变的框架和套路,每一个故事都需要尊重其结构,结构抓住了,复述的支架就搭建起来了。更为有意思的复述故事的练习,在四年级上册就体现得更清楚了,第八单元复述故事单元、第四单元了解“起因经过结果”、第七单元关注人物和事件,把握主要内容,三个单元联动,彼此贯通,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复述的体系。
四年级,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