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蔡皋老师:寻找生命的桃花源

蔡皋老师:寻找生命的桃花源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3-03-12 11:27 被阅读0次

    许久不看《十三邀》了,那曾经是我追了很久的访谈节目。

    陈冲、许倬云、刘擎、罗翔等等,都是在这档节目中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从此在我心里,他们不再仅仅是一个熟知的名字,一个浅显的概念性人物,他们丰盈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蔡皋老师,原谅我孤陋寡闻了,以前完全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她的画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追着节目去探寻她的内心。

    桃花源的故事

    一个从远方驾舟而来的渔人,终于找到了桃花源的入口。

    山高耸,路狭窄,挡不住的,是渔人充满渴望的眼神。

    蔡皋老师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年过七旬,却仍然怀着寻找生命“桃花源”的信念与执着。

    看那渔人的眼神,透出的不就是蔡皋老师的内心境界吗?

    也许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丑陋与不堪,我们都曾在其中翻滚挣扎。但是我们是否还能够保持着像画中的人一样的眼神呢?

    蔡皋老师给出的回答:

    “成人的世界不可能回到小小孩子时候的混沌,那就包容,包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
    让世人觉得这个世界还有指望。”

    内在的力量不在于是否年轻,而是永远不曾放弃。并对周遭生活不断地感悟,那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

    蔡皋老师带许知远去看小区里的两棵树,它们曾经被拦腰截断,只留下一小段树桩。

    但它们不停息的生长,又再次长成了高大的树木,好像未被截断过一般。

    仔细观察,那曾经截断的地方,只是留下了一点疤痕。

    原来痛苦不堪的经历,已被顽强生长的力量所超越。

    多年以后,它们变为了浅浅的记忆,甚至成了一枚亮闪闪的勋章。

    看着许知远抚摸树的伤疤,发出一声声的“许氏感叹”,感叹着生命力量的强大。

    保持内在向上的力量,也要学会转换生活中的苦,而不是被它吞没,从此随波逐流。

    蔡皋老师在回忆早年生活时也说:

    “一个人主动吃苦,那是境界;他主动从苦涩里面也品出甜味来,那是高境界。”
    苦真实的存在,但学会了品味和转换,苦便只是一种对比的颜色。

    也要忍不住像许知远一般的感叹了,希望自己也能够像蔡皋老师和她画中的人一样,保持内在向上的力量,把苦慢慢变成一种回甘。

    再看看这美丽的桃花流水之间,一直努力寻寻觅觅的渔人,不也是一个内心强大,把生活中的苦变成回甘的人吗?

    桃花源的故事

    看蔡皋老师的绘画,你总会从中感觉到,如春夏般生机勃勃,童真里充满了欣悦。

    一个安静绘画,将美好和力量努力传播出去的人,总是值得被世人看到的。

    蔡皋老师曾创作了《海的女儿》《李尔王》《干将莫邪》《六月六》《隐形叶子》《花仙人》《桃花源的故事》《荒原狐精》等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她的《荒园狐精》,在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展上荣获“金苹果”奖,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2002年,她的《桃花源的故事》在日本出版并巡回演出。

    2003年,绘本中的部分插图,被日本小学教科书采用。

    多希望我们的教科书里面,也能够更多一些这样优秀的作品啊。

    最后用蔡皋老师的一段文字结束这篇短文。

    “我喜欢《学其短》,我反复地在古人和今人的文字中流连,仿佛泛舟一条波光荡漾的河流,像鲁迅先生笔下好的故事,又像《桃花源记》两岸边缤纷的风景,并与水中的波光一同荡漾。
    我喜欢“逝者如斯”、“月下”、“陌上”、“花开”等美好的意象和它们带来的感觉,我的色彩随之流动起来。星光追逐着波光,花与花的孩子在此中飞舞。”

    另:昨晚已经写完了关于《十三邀》这一集的随记。

    修改初稿的时候,向上推屏时,手机反应极其迟钝。我用力一划,直接划到了“发布”上面,这回不迟顿了,秒发。

    虽然马上改成了“私密”,心里知道,已经于事无补了。

    这感觉,就像排了半小时的队,终于买上了心心念念的包子,还没走进家门,塑料袋破了,包子都掉进了泥坑!

    能说啥呢?重新排队,再买一份包子呗。

    就当给自己一个继续写下去的理由,用实际行动尝试怎样把苦变成回甘的。

    文章重写了,与原来不同,只写了一个点,寻找桃花源。

    就这样吧,不改了。

    还是觉得掉到泥坑里的包子更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蔡皋老师:寻找生命的桃花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uf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