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翻译家傅雷
现如今,很多时候都会发现套路,甚至出现了一句调侃:自古套路得人心。
但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套路是非常让人反感的,只有真诚,才是两个人能够交往下去的柱石,也是人与人引发共鸣的基础。
我们总是能听到这样的抱怨:那个人为什么还没说完,啰哩啰嗦的,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对方的讲话内容有多重要,或者讲的有多精彩,对听众来说都是毫无价值的。
为什么听众会有这样的反应呢?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如果讲话的人总是强调自己的感受,大讲自己的辉煌过去和未来,听众是缺乏同理心的,自然就没办法继续听下去。
只有在讲话中多用“我们”,把听众的所思所想也纳入自己到讲话范畴,同时多问问对方的感受,这样的效果就不会那么负面了。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或者很聪明,或者很有能力,所以在跟其他人交流的时候,总想争个高下,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做的后果,其实就是让大家觉得厌烦,最终就会落得没朋友的地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志晶在《让沟通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一书中指出,交流应该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与其闹个不快,还不如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从事销售行业的人最有体会,就算自己的情绪非常好,但客户一个非常不理解,甚至带着责骂口气的电话,就可能让自己一天闷闷不乐。
不是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这样的,有的人总有本事让客户冷静下来,甚至最后还要赔礼道歉。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平等对话,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赢得了对方的信任,顺利工作的同时,也为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
很多年轻人对年迈的父母很不理解,不知道老人为什么对自己不怎么理睬,却对一些保健品、理财产品的工作人员非常热心,这是一个社会上非常普遍的问题。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子女都在上班,平时都没多少时间去看父母,不少人甚至一年才难得回去几天,平时也不怎么打电话,这样的频率,怎么能让老人有感触?更让老人觉得心烦的是,子女回来是给老人增加负担,什么都不干也不愿意干,整天就是拿个手机,看着就闹心。
我们再看看保健品、理财产品的工作人员,他们对老人那是一个热情,嘘寒问暖、端茶倒水,还一口一个叔叔一口一个阿姨,叫得比子女要甜得多,这才是关键。
如果子女能够把对同事、领导的热情用在父母身上,就算没时间多回家,打电话勤一点,效果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与人沟通是一门学问,要想成为一个受人尊重喜欢的人,拿起这本《让沟通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一起看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