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着父母去看望二姨。
我买了香蕉,枣糕,牛奶,鸡蛋;父母拿了自家碾的小米。看起来满满当当,其实不值多少钱,就是一份心意。
我对二姨感情很深,我小时候,家里穷,二姨接济我们家,更接济我。每年春节,初四去姥爷家拜年,下午二姨就让我和妹妹跟她回家住一段时间,那时候也不分房睡,就和二姨睡在一个炕上。
快开学的时候 ,二姨就去市里 ,给我和妹妹各买一身新衣服,让我俩穿得新崭崭的回家。我曾听二姨跟别人谈话时说过:“我接济这俩孩子,她们以后出息了,也让我妹妹有指望。”那时候,我就暗暗在心里说,我长大不仅要孝顺爹娘,也要回报二姨。
长大了,很惭愧,只是偶尔去看看二姨,并没有做到什么回报。
二姨年前刚刚过完八十大寿,现在依然耳聪目明,只是两条腿老化严重,走不了远路,只能屋里院子来回走走。
二姨在两个表哥家轮流住,每家住一年。现在在二表哥家里。
表哥说起二姨年轻时候的一段往事。
二姨嫁给姨夫,姨夫家兄妹六个,姨夫最大。家里穷的叮当响。二姨上过女子师范,有文化有能力,嫁过来,就在村里当了干部。抵不住收入微薄,二姨是想方设法,见钱就挣。
那几年,二姨每天步行十几里,到赵王城火车站,那里有拉煤的火车,因为要进站,走得特别慢。二姨一个女子,扒上移动的火车,跳进高高的火车厢斗里,把里面剩余的散煤扫起来 ,装进蛇皮口袋,再跳进另一个接着扫,连着扫三个,可以扫满满一袋子煤屑,等火车到站,她跳下来,背着一袋子煤卖掉。煤站离家还有好几里,二姨再扛一捆玉米秸秆回家烧火用。
想二姨在娘家当闺女的时候,姥爷家条件好,那是大小姐一般的生活。后来遇上社会主义改造,姥爷把产业上交给国家,他就害怕运动冲击,把女儿们都嫁到贫农家里。二姨不甘贫困,不怕受罪,种过蘑菇,做过劳保用品,没想到还扒过火车,家里的日子确实也过起来了,兄妹当中,二姨家条件最好。
我想,我普普通通一个人,都有些嫌弃我爱人没有挣钱的本事,我姨叱咤风云一辈子,做了一辈子村干部,当过全国人大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开过会。县里多次点名要她,她坚决不去。而我姨夫,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个子矮小,其貌不扬,我姨就没有嫌弃过我姨夫吗?
我把这个疑问抛出来,问我姨。二姨说了一个连我妈都不知道的秘密。二姨说:“红哎,今天在这儿对着你父母说,我三十二岁就守了活寡。你姨夫当年看羊圈,被羊踢了**处,做了手术。当时我年轻,是县里的红人,很多人追求我。这件事后,更是劝我离婚,重新找一个,把县里的宣传部长介绍给我,我都没答应。我要守着这个家,守着三个孩子。你姨夫60多岁突然离世,还有人劝我重新找个老伴,我也没答应。”
我和姨感叹:“这就是命,你若不是嫁给姨夫,不会死守农村,最起码也是个县级干部了。”
二姨倒是不后悔,很满足她的生活。她的儿女们都守着她,底下一堆儿孙男娣女,连重孙子都十几岁了,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她身为长嫂,为这个家付出最多,尤其是她小姑,没有了父母,是嫂子(我二姨)一手操办得婚礼,准备得嫁妆,打发她上得轿。
你付出了多少辛劳,就收获多少荣光。每年春节,姨夫家的弟弟妹妹们,都会来给二姨拜年,带着礼物,临走还要留一些零花钱,把大嫂当作母亲孝敬。
去年二姨80岁大寿,孙女娜娜在石家庄,因为刚生小孩儿不久,就和她婆婆商量要不要回来。娜娜婆婆相当明事理:“你奶奶八十大寿,无论如何要回去。”而且给了娜娜五百块钱,让她给奶奶一份寿礼。二姨也特别明事理,她坚决不收。她说,我不缺钱,也花不了多少钱,你们在外面买房打拼花销大,留着自己花。
自小到大,这是和二姨最交心的一次谈话。我敬佩二姨的格局和能力,她这一生,比起身边很多同龄女性,也算辉煌过。
和二姨告别,希望以后,想看望她的时候,她一直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