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引导人独立思考,培养丰厚的智识。英国批评家詹姆斯·伍德说:“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一—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症患者,并主动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这段话较为抽象,我尝试着做如下转译,文学和艺术一样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对抗时间的流逝和死亡的威胁。阅读文学经典能让我们拥有摆脱虚无的勇气和超越平庸的力量。
哈罗德·布鲁姆曾恰当地指出:“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文学经典引导我们思考的不是别的,恰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树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信念,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哈罗德·布鲁姆还说:“如果人们要保留任何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意见的能力,那么他们继续为自己而阅读就变得很重要。”对于一个真正热爱文学作品的人来说,阅读从来都是为自己的,这并非自私。而是因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思考,才能实现思想的启蒙。
二、阅读文学经典不必迷信文学理论
在无数伟大的文学经典面前,我们常常会感叹生命之有限,感叹我们在有生之年无法穷尽这些智慧。在这种阅读焦虑的影响下,我们想要快速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与精髓或者习得系统性阅读它的技巧与方法。于是有人恋上了拆书式的快餐阅读,也有人为此找到了文学理论。
20世纪被认为是文学理论的事迹,形式主义、精神分析、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各种理论如雨后春笋般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曾令无数学者和读者为之痴狂。
然而当理论转变为僵化的解读技巧,文学经典的真正价值也就消弭了。以精神分析学说为例,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理论、性-欲理论,他把文学艺术作品视为创作者力比多即性-本能的升华作用并用俄狄浦斯情结阐释《俄狄浦斯王》和《哈姆莱特》的主人公。
这对后来的文学鉴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精神分析追随者把文学作品当作验证精神分析理论的文本。热衷于寻找作品中的意象。比如尖塔象征着男-性的生-殖器,用“俄狄浦斯情结”解释书中人物的性格变化等,以此来解读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作品的意义。
不难看出,这样的解释其实是对文学经典的价值消解。因为“精神分析学理论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评价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而它的批评方法也丝毫无助于提高人们的鉴赏水平。”
有必要强调的是,这里指出理论的问题,并不是鼓励读者彻底否定理论。而是要求读者对理论保持冷静的、理性的判断,不能让理论左右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必须承认的是文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对文学作品的一般原则和观念进行反思,不同的理论流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阅读文学作品的鉴赏维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了文学理论,就能够完全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诀窍。
读者一旦成为文学理论的拥趸,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就会被遮蔽。我们思想中的灵性,也会逐渐黯淡下去。因此我们对文学理论应保持一种警惕和怀疑的态度,避免理论的陷阱。事实上关于如何阅读文学作品这一问题,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文学理论也不可能包打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