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里写道: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用围城来描述婚姻可谓是十分贴切,未尝试婚姻的人憧憬婚姻,渴望家庭;走进婚姻的人又有诸多抱怨甚至为其所困。
婚姻不如意十之八九,大多数人困在这座围城里,走不出来。
可是钱钟书和杨绛却摆脱了俗世婚姻之苦,惬意的享受着妙趣横生的婚姻。
杨绛之于钱钟书是最美的妻,最才的女。他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
钱钟书之于杨绛是灵魂伴侣,是一生挚爱,她说:“我爱我的丈夫,胜过爱我自己。”
杨绛百岁时,接受采访谈及什么是好的婚姻,她说: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始终觉得经营婚姻不比经营事业容易,事业这件事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很高的,只要你用心钻研,假以时日,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成就。
但爱情最害怕的却是时间的考验。因此尤其欣赏那些能将婚姻打理好,并且能把生活过的有声有色的伴侣。
之前听老者说过这样的话:“婚姻只适合两种人,一种是混沌未开的人,一种是炉火纯青的人。”
在父母那一辈里,我们常能看到相守一生的感情,他们与自己的伴侣互相隐忍,爱情浓度极低,甚至没有爱情。
他们或许因为家世相当,因为所谓的门当户对恰巧被凑到了一起,便将就着过日子,反而稀里糊涂的就这样走完了一生。
对于那些炉火纯青的人,他们早就看破了红尘的纷纷扰扰,很清楚什么事该计较,什么事该退让,什么是底线原则。
懂得适宜地浪漫,也懂得适宜地疏离。他们游走在婚姻这个游乐场,游刃有余。
但杨绛与钱钟书的婚姻,却不属于以上两种。
他们不缺乏智慧,但也不像炉火纯青的人那样熟谙技巧。但却把婚姻生活过的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2-
杨绛是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
父亲杨荫杭是民国知名大律师,1902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经常在当时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申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写得掷地有声,浩气冲天。
母亲唐须嫈虽然操持着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但只要有空,就会翻阅古典文学和小说。
耳濡目染的书香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