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工厂,七八年前,还是主要做传统外贸,在佛山乐从市场搞一档口,然后不少贸易商,其中很多是外国人过去档口看货,有什么款就卖什么款,发到国外,这种模式对工厂来说,单量不是很稳定;之后开始转型为针对电商客户的供应商;最近两三年开始很多跨境电商涉足到家具这块的产品线,之前不接触的原因,主要是物流方面的因素,不过也因此整体的竞争较少;所以越来越多的电商客户开始进入家具市场。对工厂来说,转型为针对电商客户,单量会相对更加稳定,因为如果某个款能卖起来,就会一直找工厂返单。所以就会相对比较稳定。另外,之前在美国实体店渠道销售的客户的拿货量逐渐降低,甚至从之前的七百个柜到现在半年1个柜等。
电商客户的市场也是在逐渐变化的,很多是从欧洲的英国德国开始做,然后逐渐拓展到美国;可能是因为美国的物流及法律法规之类的成本更高一点;目前的话,德国的应该是比英国的量要多。
选款应该是比较大的门槛,因为物流方面,其实如果已经做过亚马逊,基本整个流程已经差不多都会熟悉了。选择什么款,反而成为能不能很快做起来的重要因素。
如果选款比较合适,可能3个月左右就可以起量,尤其是那种店铺和渠道都已经比较成熟的电商。时间周期基本上是工厂生产周期按1个月预估,海运按1个月预估,销售一个月,然后差不多就知道哪些款式是可以销售的,可以预估每个月的销量,然后就基本可以根据销量和生产物流的周期来返单订购了。
前期切入和选款,可以先考虑下工厂推荐的,市场比较热卖的款式和其他客户比较热销的款式,这种款式就是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不怕卖不出,不过唯一的 问题,就是市场价格已经比较透明,所以利润不会很高。另外,可以尝试开发一些新品,新品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看下网站,平台等销售比较好的款式,或者其他工艺或者材质的比较热卖的款式,换材质换成板式家具的形式,比如实木油漆的换成钢木结构。另外是根据客户的反馈,对产品做一些小的改进和调整,来做自己的新品,这样子可以在前期拥有定价权,获得更高的利润,不过这种也不会持续太久,被其他卖家跟卖之后,基本利润也会逐步降低。
前期的选款数量,可以大概5,6款,或者3,4款,然后里面重点款就放2个颜色,因为一个颜色比较单调,多颜色的话,成本和风险相对高一点。然后这样子可以凑够一个40高柜,大概是68个方,海运物流费应该是3000美金左右。如果是用小柜的话,海运物流的成本和拖车的成本摊分下来并不划算。所以他们目前的客户基本上都是走高柜,一年可能只有一两个是小柜。而且,小柜的话,只能是放2,3个款,还不能多颜色。
每个款一般来说是每款每色100的量,第一次产品开发,可以支持到每款50的量,但返单的时候就不能这样子,就必须是100的量。
产品比较适合家庭办公,基本长度不超过120cm,因为美国那边超过这个长度好像是要特殊处理费。然后写字楼一般是要更好一点的,然后长度长一点的。而且板式家具,这种属于中低档的,更有点像是快消品,可能一两年就会换掉,或者搬家也会换掉之类的。
开发新品的思路案例:
因为办公桌有轮子,所以怕不稳定,在桌子背面加一个可以装在墙上的紧固绳,这样就可以更稳定,也不用担心小孩子推动翻到之类的。这种小改进,跟工厂沟通过,变成这个客户的专属设计。
还有修改说明书的,把安装说明书修改的更清晰明了,从工厂之前本身只有三四页的图纸,改成十几页更详细的说明,这样客户就不能投诉看不懂之类的。这种修改过的说明书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版权,不能让工厂给其他客户使用。
功能性方面的改进,如做成方便收纳,可折叠的。
材质方面的调整,比如将实木等高端的,改成板式家具的,做成抵挡的,价格降低。
传统贸易和电商客户的一个区别还在于,包装的不同,电商客户都是需要邮购包装,包装材料成本增加,做摔落测试,成本会增加到10%最多等。
生产流程方面,该工厂是采购板材原料,五金件原料,金属管原料;根据图纸切割板材和金属管,然后做一些必要的封边,研磨等工艺,还有预先埋空等。金属喷涂是另外的工厂做的粉末喷涂。板材原料基本是刨花板,三聚氰胺板。基本不在做pvc贴面等。刨花板可以改成中密度板。中密度板成本会增加一些。
售后方面的,如果是海外仓,一般发货的时候,会发一些备用配件,如果有客户反应有少配件可以直接发配件。如果发到fba的话,就没办法,还有另外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可以汇总起来,然后把客户的投诉的一些邮件截图,产品照片等,整理好,可以找供应商做一些补偿,总体控制在拿货价格的2%以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