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祭祖,趁机会和亲戚了解了下祖辈的情况,发现祖辈的婚姻情况在现在来看也是蛮有意思的
从爷爷辈说起,爷爷是出身在中国近代社会最动荡的年代,20世纪左右,凭借一流的文化,当上了在哪个年代人人羡慕教书先生,据之前村里的老人家说,爷爷在村里很有威望,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识,更是因为凭借着他一口流利的日语,在日本文手下帮助不少村民遭受灾难。
言归正传,爷爷娶过2个媳妇,当然爷爷是比较专一的,第二个媳妇是第任去世娶得,这个和现在的没啥不同。我爸爸就是后面过来的媳妇生的,在这里我们称呼为二奶奶,第一个为大奶奶。二奶奶原来有个老公,有了女儿,后来和二奶奶一起来的我们村。这个女儿,我称呼姥姥,姥姥和爷爷的儿子,我们现在称之为姥爷,结婚了。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称呼的童养媳。姥姥过来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十几岁,所以这个形容应该差不多
童养媳[1],又称“待年媳”“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旧时,童养媳在我国甚为流行。之所以盛行童养媳,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非常贫穷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而娶不起儿媳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解放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抱养童养女的问题在有的地区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以上是来自百度的搜索,准确解释的就是你娶了一个媳妇,这个媳妇带了个女儿过来,同时你和原来的媳妇有了一个儿子,现在这2个人也结成了一个家庭。那么现在来看这个问题,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是觉得不能被理解的。老妈说这个事情在当时很常见的,受制于当哪时的经济水平,很多家庭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获得女方。
中国在毛时代推翻了三座大山,邓时代进入改革开放发展快车道,经济水平提高同时文化思想也是日益不同。在当时的年代,人们甚至还没有这个思想意识关于权益,伦理的深刻研究
价值观的差异,真是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