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口气读了一百多页,本来想着看一篇写一点,后来想先看吧,看看再说吧。
雪师在解读部分反复说到正,理想,坚持,去心里的杂念。对他来说,这是他生命里重要的事情,他大概是用这样的文字反复诉说那从年轻时就有的人生理想吧。再就是像他说的那样,把自己当做标本剖开来,让人看到一个人是如何实现理想的。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就像他写到,好多人没有为理想付出实际行动,而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理想。
我想也许他反复吟诵的心声,在他生命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同时这样的反复诉说,也是对自己的提醒。不要忘了初心,要坚守最初的想法。
他写到,他们那个学校里有很多人很有才华,也和他谈论过想要当作家,想要写书的事情。但迄今为止,没有人写出哪怕一本书。
我越往后读,越觉得我母亲身上何尝不是有雪师说的那些特点呀。我妈常说,“下定决心,割肉五斤。排除万难,猪肉吃完。”“我不叫人家看不起我。”雪师说的正,在我妈身上很明显很明显。她一直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常常说,“我们人穷志不短,不能做那些叫人看不起的事情。”还说“不要隔门缝看不起人”。
嘿,我爸相对就有点小可爱了吧。比如他有时候会摘人家几个核桃或者苹果拿回家,这时候我妈就总会说我爸这做法不对。
哎,心口疼。2022年夏天,我和父母一起去打酸枣。下雨了,父亲没有和我们一起走大路,而是走的小路。回来后,他从深蓝色的裤兜里掏出几个青核桃。他知道我爱吃核桃,而那核桃是别人家树上的。
也是那一年,父亲给我寄了一箱洋槐花。还开心地告诉我,箱子里有冰块,不会坏的。二姑父给父亲一箱樱桃,估计他只吃了几个,剩下的都给我寄来了。父亲很开心。
夏天快到了,父亲离开我快两年了。
雪师说,现在人更喜欢看类似《爱不落下》这样的书,因为自己的情绪无法流动。
我想起秋水讲过一个朋友的故事,因为无法走出抑郁的深渊,选择结束了生命。
我还是觉得惋惜,要是他认识我了,会改变这样的命运吗?我不知道,或者不会改变,因为我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支持到他。
大概当父母经常吵架,女子和男子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吧。女子长大后会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像妈妈那样要强,而男子则不会。因为无论父母怎么争吵,男人都要强大,不必顾虑自己的强大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夫妻关系。或者说,不强大才会伤害关系。
雪师讲到他和鲁新云,即他的妻子。说他一直在帮她,而她很听他的话,说让她看书,修心,她就干这些事。这段话让我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因为我是那个听话的人,我也是那个痛恨听话的人。他写到,妻子获得了幸福。我更想知道,她心里有没有有过不舒服的时候。
在我和老公婚后的前十年里,我都没有体会到被控制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很开心。后来我开始陷入焦虑,老公依然没怎么让我觉得有控制我的感觉。
我不喜欢被人控制的感觉,我想起很早以前去一个同事家。她老公对她说话就是那样睥睨着,一副很不满意的语气。过了这么多年,没想到我还是无意识就想起了那画面。
也许雪师对待妻子不是那样的吧。
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酸性的液体中。呆在那样的环境中久了,到了清水里就要有很长时间的适应。
雪师说他很幸运,在他年轻时,知道自己家里很和睦,而且很尊重他的想法。他说自己得到来自父母温暖的眼神,以及来自学生和朋友。他说,来自父母或者伴侣的打压,会让一个男人丧失信心。
我想说,不止会让男人丧失信心,也会让女人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