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的五个要素是Jesse James Garrett的《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and beyond)中提到的概念。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还有一个名头,那就是“Ajax之父”。
《用户体验要素》中文版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觉得读起来有点拗口。书中有一些概念跟现在大家常用的概念也不一样了,有部分地方理解起来有点困难。不过在书中,提出了用户体验五要素的模型却是很经典,这个模型到现在还一直被人广泛应用。要知道本书是2002年写的,这可是十几年前的书啊。
对2002年没概念?我们来看看那时候的互联网长什么样子的。
现今的三巨头百度:
2002年的百度首页
当时的三巨头网易:
2001年的网易首页
中国互联网起步相对比较晚,那么那时候的世界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002年的苹果官网
为什么要重视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中有几个观点,我深以为然:
产品的使用属性第一
杯子就是用来装水的,如果为了美观将杯子设计成镂空的,那杯子就不是杯子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艺术品。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要为使用而设计。
没有用户会阅读使用说明书
用户越来越懒,没有用户愿意为了使用一个产品而去阅读使用说明。当然,这个既有用户对互联网产品越来越熟悉的原因,也要归功于产品的交互设计越来越人性化。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很难有第二次机会去接触用户
市场上同类的竞品越来越多,当一个用户离开你的产品,并习惯了别的竞品时。他很难会再回来使用你的产品。
好的用户体验不一定成就一个产品,但是坏的用户体验绝对可以毁掉一个产品。
用户体验要素模型
直接来看一下《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中提到的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这个模型算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了:
用户体验要素
作者将用户体验分成了五个层次:
表现层
框架层
结构层
范围层
战略层
原著将产品分成了两大类,分别是信息型产品和功能型产品。个人以为没必要这么分,或者说现在没必要这么分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型产品有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功能型产品也有不少信息呈现。很难将某个产品定义为纯信息型或纯功能型产品。
用户体验顺序
用户拿到你的产品以从上到下的顺序来体验你的产品。
1.表现层
用户拿到产品后,产品呈现给用户的第一印象。例如,产品的主色调是蓝色还是红色、采用了扁平风格还是拟物的风格等。
2.框架层
当用户进入产品时,用户对产品的整体印象。例如,进入产品后,用户可以看到菜单是怎么设计的,每个菜单分别对应什么功能。怎么找到需要的内容,是通过列表还是搜索框。
3.结构层
用户开始使用产品后,用户对产品的感知。例如,从购物到完成支付的流程是如何的,在各个环节是否有信息提示等。
4.范围层
更深入地使用某个功能时,用户对功能的感知。例如,聊天功能是否支持自定义表情、是否支持发送文件等。
5.战略层
用户使用完产品之后,用户判断是否完成了他的目标。例如,通过产品进行购物、通过产品阅读需要的内容。
产品设计顺序
产品的设计和用户体验的顺序恰好是相反的。产品设计是自下而上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先对产品在战略上有一个定义。然后再根据战略目标,逐步的具体到产品的功能点、最后到具体的实现细节和设计风格上。
五个层次是自下而上的建设,但是各个层次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关系。
产品设计顺序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并不是说上层讨论得不够仔细。因为我们自下而上地进行设计的时候,是一个逐步具体和细化的过程。往往在下一个环节的设计过程中能发现上一层设计存在的问题,这时候要适当的对上一个环节进行调整。
战略层
战略层要解决“我们为什么开发产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我们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公司的商业价值和风险是什么?
《用户体验要素》主要是针对用户体验的。所以作者主要提了“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两个维度。
作为产品经理,只识别两个维度是不够的。其实对于战略层的分析,这些内容会出现在我们的BRD和MRD里面。主要包括:
商业价值
产品能否为公司带来商业价值,带来怎么样的商业价值。一些战略型产品的商业价值可能不仅仅直接体现在盈利上面。
用户痛点
我们的用户是谁,有什么特征?我们要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用户需要通过我们的产品达到什么目标?
市场现状和预期
市场的现状如何,是否存在竞品,他们的优缺点是什么?我们的市场的预期如何?
项目的风险
项目的风险有哪些,怎么规避风险?或针对这些风险,是否有解决方案?
项目计划
制定整体的开发和推广计划,确定各个里程碑的内容和日期。
当然,随着市场逐步进入白炽化的阶段,竞品相似度也越来越高,所以用户体验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我们可以在战略阶段加入用户体验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