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高性价比好产品,到风格产品,到个人ip
一路磕磕巴巴,不算成功,唯一自豪的是不论环境和经历如何,我还在坚持最初的选择,也越来越清晰自己需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正文:
我创业不同阶段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小记
从2011年接触淘宝之后,就几乎没有再出去找过工作,也没有换过平台。
说没出去工作过,其实中间也有过短暂几个月去开美容院的朋友那边帮忙,那段时间是生孩子带孩子之后,渴望回归职场的阶段,是锻炼,也是看是否有合作机会。
来回忙碌几个月的结论是,这个年代,做什么都需要相当的资源,相当的投入。那大概一门心思做自己做过熟悉和觉得得心应手的事情最好。
资源不仅是物料商品资源,人脉客户资源,还有自己在一个行业某个方面独一无二很难被别人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说回2010年刚做淘宝那会。那时候,网购初起,专业术语说就是蓝海。
广州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箱包服饰小商品生产批发集散地,资源优势不言而喻。
正常来说。网购开始之前,各地人们买东西,需要先有省级批发商去全国最集中的批发集散地拿货,再供给下一级,二三线城市的批发商,再去到零售商手里。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中间商赚差价,这导致最终商品零售价可能是出厂价的好几倍。
而有了网络,广州的一手厂家货源通过网购直达消费者手中,那必定是物美价廉。何况时尚类产品,还有个时间差带来的新鲜度。近水楼台当然先得月。
我那时候住的离批发市场很近。天天去更新新款都没问题,还有几十上百的同类型厂家可以对比质量。无疑是坐拥资源的。
那时我经常是在网店接单卖了货品,就散步加上坐趟公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取货+逛市场看新货+拿样板的过程。
一个样板,0库存或者三五个库存。店铺上线没多久,累积了一点人气。很快就完成一个月十万的销售。无场地成本无招聘请人成本,就自家两个人做。比上班强太多。
但这类简单上手低成本躺赚的事情,很快涌入极大规模的同行。
不到一年平台就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竞争店铺。
红海变蓝海。恶性竞争和各种行业潜规则层出不穷,就是那时候开始刷单和抄袭款式等等不断涌现。颇有点劣币驱逐良币的意思了。
也就是那段时间我怀孕生子,也不喜欢这些新冒出来的规矩,也可以说是跟不上时代吧。就没再正经经营网店了。
时间回到我不再去朋友美容院帮手,回家专心做自己的事情那会儿。
因为早在停止网店之前,我就已经意识到,这种混乱的市场,如果想更好的发展,是需要让自己正规起来的。
但怀孕之前那时还没有出台注册公司流程简化和鼓励创业的政策。50万的注册认缴资金,让我打了退堂鼓。
从美容院回到家那会,一查,发现国家鼓励创业,注册公司不用再实际缴纳注册资金了。于是开始了注册公司的创业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