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有过这样的名言:“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到,为什么要写作?
有人说是初心,有人说是利益,有人说是人际关系,还有很多人说是我手写我心。
我觉得这些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读者。
每一个作家都有双重身份,即使作家,也是读者。
一个写作者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写出让读者有共情力的文章。
01 太满足现状的人,一定写不好
满足眼前的人,就不会想着往前飞,拥有鸿鹄之志的人,才会不断煽动翅膀。
一起踏上写作之路的有三个人,他们同一天决定要开始写作,一起寻找成为作家的道路。
一次,在简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阅读量达到2000+,第一个人觉得这已经很好啦,回头看看一些只有几十几百阅读量的人,他们都在仰视他,他觉得很满足,于是决定停留在这里。
另外两个人失望的摇摇头,继续往更高更远的地方看。它们阅读好的作品,名家的书籍,他们越写越优质,拿到了青云计划,一个人陶醉于此,情不自禁的引吭高歌,沾沾自喜的说:“我不想继续努力了,这辈子能得几篇青云计划,已经是最大的成就了。”
另一个人摇摇头说:“不,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或许我可以出书。”于是他独自一人往前,展翅翱翔,飞过高山和大海,向着太阳,坚定的飞去。
最后,写简书的人已经放弃写作,得青云计划的人成为了写手,而飞向太阳的人终于出书成了作家。
没有目标与高远志向的写作者,往往满足于眼前,于是将手中的笔收起,停在原地,最后放弃写作。
02 目标越大,走得越远
记得悦己学姐曾经说过:她刚认识学长的时候,和学长说她想出一本书,她以为学长会嘲笑她,但是没有。学长一直在帮助她成长,她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出版新书《二十几岁,拿什么去拼一百万个可能》。
目标越大,往往飞得更高。
美国耶鲁大学曾做过一个跨度20年的跟踪调查。
刚开始,调查人员对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90%的学生说有。
之后调查人员叫他们把自己的目标写出来,可这是,只有4%的学生写了出来。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们,发现,那些有目标并把目标写了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在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方面,都远远超过了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学生。
我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总是憧憬着自己得到几篇青云计划就好了,成为第二个放弃前进的人。但是在最近我发现这还不够,我也想有一天能出版一本自己写的书。
有目标的人比那些没有目标的人,走的更远。
03 想什么就去做什么
学长在他的分享里说过:他是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想做什么一定就去做。慢慢来,在一个领域沉淀三五年,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小专家。
写作这条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坦途,它布满荆棘,需要一步步向前,脚踏实地去做。
先完成再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每一次的作业都保证质量完成,我再去追求完美。
给自己制定写作计划,先学习底层逻辑,多看别人的优质文章,拆解爆款文章,然后去模仿并且刻意练习。
当把这一个个小目标放在心里,记在脑海里,脚步才会跟着踏出。
博恩·崔西曾说过:“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
再长的路,慢慢走也会走完,
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把握住眼前的每一次写作机会,当下的每一个作品都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