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好好读《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可才读前三章,没有足够吸引人的情节,就想弃读。
现在转头又对心理学感兴趣,准备换成相关书籍,经过慎重考虑,来回换书不容易,必竟跟着我跑了一百多公里,来回折腾,费时费力。
每天想法挺多,什么都想尝试,有无数个略感兴趣的开头做了两三天,就束之高阁,处于废弃状态,想到哪,做到哪,每天都有想尝试的事。或许到头来,什么也没有留下。原本我们就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走,身外之物什么也带不走。
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也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到底在哪里?干什么都是浅尝辄止,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技能,一颗心追求的太多,迷失方向。
在不断尝试中,购买的书,设备,工具闲置,现在想想,不能长期坚持,都成为无用的东西,还占地方。
想到哪,写到哪的方法,看似简单,却总能败在无话可写的窘境中。不知道那些日更千字万字的人是如何做到的,我现在深刻的机会到无句可写的痛苦。
眼皮沉重的想闭上,轰隆轰隆的声音穿过耳膜,依然阻止不了磕睡虫的侵蚀,张大嘴巴,双眼睬成一条缝,此刻,如果有张床,扑上去就能睡着。
苦苦坚持是为了什么?十年前写日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最终没能坚持,后悔莫及,现在好不容易坚持写200多天,许下10年愿望,不想让历史重演,如果再蹉跎这10年,那这辈子也只能浑浑噩噩的成为普通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忍受低层次人生,与鸡毛蒜皮的琐事纠缠,一辈子碌碌无为。
对未来有所期待,现在苦苦坚持,寄希望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前几天,才报的365天日更打卡,这才坚持10来天,就想打退堂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决定了就要做下去。
既要抬头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心急什么也干不好,关注点应在此时此刻,着手于当下。
只要紧盯目标,一个字一个字硬磕下去,总能达到目标,因为页面左上角,每写一个字,就会增加数量,一直写,总能达到订下的字数,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不存在盲目自信,一眼望不到头的局面。
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的事,着手眼前,以事实为依据,默默书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