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西方,对于年长一些的人,从感情上来说没什么好印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屈辱的记忆。
我们常常听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警示。实际上是提醒教育我们,吸取历史的教训,要自强自立,要安而不忘危。
但有时想想,为什么落后就要挨打,落后了自己过的差一些,也没招谁惹谁,为什么要被人欺负,太没天理了吧!
其实,不管你认不认同、委不委屈、服不服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就是人类乃至整个自然界的硬核逻辑,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个规律依然有效,丝毫没有削弱的迹象。
这几天,在学习《西方史纲》,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古罗马帝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他的发展壮大就是靠不断战争,掠夺资源和人口,并促进文明的发展。
罗马帝国,原来只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小小城邦。通过不断扩张掠夺,从一个弹丸大的小小城邦最终变成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灿烂西方文明。
我们谈到文明的时候,往往会谈商业发展、科技进步、哲学文学。其实,这些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都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在一个文明中,政治、军事才是根本保障。如果一个文明体解除了武装,根本就没有保卫自己的能力,也就谈不上什么文明了。
当然,这个逻辑也不是西方文明的专利,东方文明也是如此。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样是征伐不断,弱肉强食的历史。
什么春秋争霸,战国兼并,三国鼎立,都是血与火的洗礼。文明就在这不断征战中发展进步。
实际上,人类一直在竞争,战争是最残酷的一种竞争方式。
我们常说,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爱好和平。但和平从来不是通过退让、讲道理、签订条约能够实现和保证的。
第二次大战爆发前夕,英法刚刚经历了一战,战争的创伤还记忆犹新,不愿意再卷入二战。最后英法两国同意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来安抚希特勒。签署了条约,但二战还是在半年后爆发了。
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也没有换来怜悯和和平。
李筠老师在西方史纲课件上的观点非常明确:爱好和平的正确态度,不是回避战争,而是勇敢地理解战争,理解人与人、国与国、文明与文明在残酷的战争中如何存活、如何进步、如何自我改善。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拥抱世界。但同时要牢记我们近代屈辱的历史,不要忘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