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宜家不仅能买家居,对于摄影人来说还能搞创作

宜家不仅能买家居,对于摄影人来说还能搞创作

作者: 风面 | 来源:发表于2017-10-30 10:22 被阅读0次

至2016年3月31日中国已成为宜家最大的采购市场和业务增长最重要的空间之一。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催生出了一系列伴随消费而来的中国独有的社会景观。而“宜家”也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人们在宜家不仅仅是为了“物”的消费,也通过一系列细节的丰富体验获得了心理满足。于是宜家成为了人们平日里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下面给大家介绍四组以“宜家家居”为创作背景的摄影作品。

第一组

《宜家剧场》

谭秋民/图文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丽水分行风险部总经理

上世纪20年代,被认为是美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是什么?》一书中写到:城市就是“社会活动的剧场”。所以,在我们的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人生的话剧,甚至,我们就是其中的演员。这组作品在中国不同城市的家居商场拍摄,都是真实人物的自然状态下,对未来新居充满畅想的自然感情流露。这是一个特殊的“剧场”,一个充满着对家的美好畅想的“剧场”。

第二组

《房梦》

许浩/图文

1991年生人,上海师范大学摄影研究生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蓬勃兴起,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中产阶级人口,保守估计超过一亿人。房子,家,对中国的中产阶级有着特殊的意义。照片在中国不同城市的宜家家居商店拍摄,宜家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居用品商店。人们幻想着这里是自己的家。然而放大照片,你会看到每一个商品都有一个价格牌悬挂在上面,他们对生活的憧憬被包裹在各种金钱数字之中。

第三组

《标签》

韩多英/图文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14级

《标签》在第17届中国平遥摄影大展院校展展出

这组照片以“宜家”大型超市为拍摄地,通过简单的人工布局,如“灯光修饰”,尽可能还原出镜者的生活常态。场景中的物品都是被出镜者使用的日用品,同时也是放置于商场里的商品。当它们被亮出价格,平淡的生活感与浮华的商业感将同时呈现在一张照片里,形成碰撞。该作品聚焦“标签”下的“物质生活”:生活中的日用品来源于明码标价的商品,标签背后的意义是金钱,因此生活中处处存在无形的压力。只要有物质,压迫感就会存在。

第四组

外媒拍摄的在宜家蹭睡的中国人

注:图片来自网络/图文

2014年7月6日,北京,外媒记者拍摄了在宜家商场内陈列的沙发或床上睡觉的中国人。据悉,宜家在中国的消费群体大多来自于中产阶级,其中不乏在卖场里睡觉的顾客。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商店并不制止类似的行为,甚至会在某些家具上标示,邀请顾客躺下体验。

摄影一直对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着迷不已,更多的关注偏远、异国情调,更喜欢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而中产阶级常常被忽视。

虽然这四组以宜家为背景的作品各自切入点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所独有的社会景观。无论是从企业家的视角、外国记者的视角还是大学生的视角,我们都能通过“宜家”这一个独特的“小社区”窥见中国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特点。

· END ·

文字@乔星榕

编辑@进化

摄影学习新选择

👇

每天只需5-10分钟

与超过785人一起聆听

22位摄影大咖的真知和见解

少走弯路、稳步前行🏃

👇 👇

先试听「12,再订阅

猛戳下方图片,点击“打开”,进入试听

注:带“试听”字样均为免费

以上仅为部分试听,▲猛戳图片,点击“打开”听更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宜家不仅能买家居,对于摄影人来说还能搞创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hp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