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敏
徐复观曾被熊十力痛骂过,这次痛骂,被人称为“最著名的一骂”。当初,徐复观读到了熊十力独创的新儒家哲学体系“新唯识论”,产生敬佩之情,并萌发了从师之意。便试着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仰慕之情。不几天,熊十力便给他回了信。经过几次通信后,熊十力约徐复观来书院面谈。会面时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见熊十力,报告《读通鉴论》已经读完。熊十力让他谈谈心得,徐复观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批评,熊十力还未听完就开始破口大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这一番痛快淋漓的痛骂,使徐复观大彻大悟。多年后,他回忆起这一番痛骂说:“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有人说,这一骂,骂出了一位现代新儒家。
读这段文字时,不禁想到,熊十力的这段话,思想非常深刻。不仅是骂出了一位现代新儒家。同时对文化的传承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我们注重的即不是其“好的地方”,而是其“坏的地方”。自然,我们被要求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同时,这种继承又被要求是“批判地继承”,这样,有意无意中,我们首先是“批判”,也就是先去发现其糟粕,去掉这些糟粕,才能“取其精华”。如此读书,就自然是先看“坏的地方”了。
中国古代教育有一种观念,认为阅读经典应心存敬意。熊十力的一骂中没有直接这样说,但我们从他说的,让徐复观注意“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这种对古人著作的非常欣赏的态度中,已经包含有敬意。
熊十力的话,对当下的语文课改也有启示意义。对课文,首先应该是以欣赏的态度,感受课文的思想情感以及语言、结构的的精彩,这种种感受融入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这是学生获得营养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应该像熊十力所说的先看“好的地方”。而这一点,恰恰是最为欠缺的。目前语文课改的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质疑”,所谓质疑,多是在老师的鼓励下,质疑课文的所谓“问题”,挑课文的“毛病”。 这与徐复观读《通鉴》的毛病是一样的。至于读《背影》不是感受文中的深挚情感,而是批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读《愚公移山》,批评愚公“太傻”。这只能说是胡闹了。
顺便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几乎是“全方位”地注重于“坏的地方”,如在词句学习方面,我们也多是要求学生修改“病句”,而不是引导学生欣赏、体会美妙的句子。打个比方,这就像培养一个舞蹈演员,不是让她接触经典的、优美的舞蹈,而是让她每天只接触拙劣的、需要改正的动作,虽然教育者的用心是,接触拙劣是为了改正它,但学生在接触过程中,只熟悉拙劣的动作,会不自觉将这些记忆在心,同时,这种教学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欣赏优美的舞蹈动作,自己的舞姿怎么能优美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