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情是指矫枉过正的情绪,行为举止有些矫揉造作,是一种有点儿假、有点儿不协调、不自然的情绪,是有些做作、有点儿“作”的意思...
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不稳、情感爆发、极端情绪化等等...
这种有些夸张、比较浮夸的情绪,是稍受刺激、一言不合就爆发、俗称“人来疯”(围观群众越多发作越严重)的表现,一般多见于癔症(最早叫歇斯底里,现在叫分离转换障碍)或癔症(表演)型人格...
矫情和抑郁虽然都是情绪问题,但抑郁是情绪低落为主,两者有明显区别,形象而言就是抑郁显得比较闷、比较蔫儿,矫情则看上去很闹、很火的样子...
虽然两者区别显而易见,但表演型人格也可能是抑郁症的病前特征,而癔症病人只有20%是表演人格,也就是说性格有点儿作、平时比较矫情的人患抑郁症和癔症的风险都是存在的...
所以对于矫情就不能单指责或不屑而是要防微杜渐、尽量缓解,以免发展加重成抑郁症或癔症...
然后就是要了解一下: 为什么有人会问矫情和抑郁的区别,这个问题后面的问题是什么,一个人会在什么情况下问这种问题,估计是看见有人抑郁时,觉得这人不该这么抑郁、没必要这么抑郁、干嘛总是陷在坏情绪里走不出来,所以就会觉得这人有点儿矫情、有点儿作,情绪低落得让人不可理解...
临床实践中确实有这种情况,父母不理解情绪低落的孩子(或子女不理解抑郁的父母)、丈夫不理解情绪低落的妻子(或妻子不理解丈夫),怎么帮矫正也矫正不过来,于是就开始生气抱怨对方矫情...
那么,个体为什么会抑郁呢,从家庭系统的角度看个体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矛盾、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有关,某人在家庭中说话不算、没有发言权的时候就可能会败下阵来、逃入疾病,用生病的方式表达自己,潜台词是:看看,我都生病了,还不赶紧听我的,再不听我的,我的病就会更重了,我会病给你们看、重给你们看的...
而没生病的、在权力斗争中暂时获胜的一方呢,见此情景,要么心软下来,好吧好吧听你的,赶快好起来吧...; 要么就是不明就里,更加不解,装什么装啊,根本没病,就是矫情,分歧和矛盾更大了...;
更多的情况是,双方暂时放下原来的争执,全都把注意力转移到治病上来,于是到处求医问药,但是,因为原来的家庭矛盾还在并没解决,双方压抑隐藏的情绪问题就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染给接触到的周围人(亲戚、朋友、同事、医务人员、其他专业人员、服务人员),家庭矛盾转移成社会矛盾(当然这两方面是互相双向影响)...
所幸,有专业意识的人越来越多,大众的专业素养也越来越高,能透过表象看实质,知道抑郁、情绪问题、心理障碍、甚至躯体疾病都与个体心理、家庭环境、社会人文、公众认知有关...
如果能把矫情或抑郁者被压抑、被否认的动机和需要、愿望甚或梦想分析出来,尊重、理解(即便需要不满足、愿望未实现)情绪问题也会明显缓解...,分析即治愈。
[微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4424/fb54d4d2758b899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