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虽在苟且,但我们仍要诗和远方

父母虽在苟且,但我们仍要诗和远方

作者: 罗钢Andre | 来源:发表于2015-10-19 00:52 被阅读0次

          国庆长假结束后,一篇名为《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与远方》的文章在朋友圈里赢得了大家疯狂的转发和点赞。一向对有着这种标题的文章不感兴趣的我,出于好奇,还是点开了这篇文章。但是,当我通读完这篇1322字的文章后,却只觉得,这篇文章无非是讲很多年轻人为了去旅行,压榨着父母的血汗钱。然而,它与“诗和远方”并没有任何关系。

           文章先是把“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的原作者高晓松批评了一番,指责有着强大经济基础的高晓松站着说话不腰疼。接着,为了煽情,为了说服读者,作者运用了许多拙劣的对比,还举出了一些繁复老套的例子,仿佛一个愤世嫉俗的仇富者所发出的控诉。

          诚然,文章的作者宣扬了“我们不能挥霍父母血汗钱”的正确价值观,但却不应该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让“诗和远方”无辜躺枪。作者把外出旅行等价于“诗和远方”更是一个巨大的谬误。

          我以为,“诗和远方”并不代表我们要品读很多经典诗书或是写出脍炙人口的诗句,也不代表我们的足迹要踏遍多少地方,它更多的,强调的是一种心境,而与我们的足迹走遍多远无关。

          诗,代表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远方,代表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诗和远方”合在一起就是,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用充满诗意的姿态去过好当前的生活。

           我想,这正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拥有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而不应该只是文艺青年们的专属。

           的确,我们身边有一些不考虑家庭经济实力,而一味追求远方的人。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力地去批判那些不好的现象,不必做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更多的,是要用心去做好自己,去向更好的人学习。比如,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人,为了外出旅行,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挣奖学金,去做兼职,去做众筹,去做详细的旅行攻略以尽可能省钱。

           而就算是在那些口口声声喊着追求远方的人之中,有很多人也只是一味地追求抵达,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也许,你刚刚告别的火车站,比你即将奔赴的著名景点更加壮丽;也许正在经过你窗前的并肩而行的两个人,比某些展览馆里的艺术作品带给你的感染更大。用新视角看旧故里,用新思路看老问题,写一篇日记,读一本书,甚至一次反思、一种顿悟、一个灵感,这些都是让你重新踏上远方的方式。可见,远方,并不关乎我们的脚步要走得多远。

           并且,“苟且”与“诗和远方”是可以并存的。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生活的压力,即使是那些辞去工作、浪迹天涯、追求“诗和远方”的背包客们。所以说,每个人为了生存都必须承受各种“苟且”,但是很多人在这种生存压力逼迫下产生的疲惫与慌乱中日复一日地苟且下去,而一些人,却能够挣脱现实,在忙碌中依旧能用心去感受生活。比如,很多人借口忙碌,很久不去整理自己的房间,任其乱成一团;而一些人,却能够在深夜加班回来后,依旧不忘去给桌上的金鱼喂食,不忘去给阳台上的盆栽浇水。很多人借口忙碌从来不会去看书;而一些人,在拥挤的地铁中,还能用心地去品读诗集。可见,选择“苟且”,还是选择“诗和远方”,更多地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是的,如果你真的追求“诗和远方”,你只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如果你追求现实中的远方,想去旅行,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如在考虑家庭经济情况的基础上,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为自己挣到旅费。

           父母虽在苟且,但我们仍要诗和远方。并且,我们还要用自己这种关乎“诗与远方”的心态来让一直为了养家糊口而处在苟且之中的父母那颗疲惫的心得到释怀。

    本文作者:罗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虽在苟且,但我们仍要诗和远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oa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