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会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要学会让一切都尽情地发生,要从更多的角度,带着更丰富的意识,去享受人生中的这些发生,去接受并热爱这样的发生。
能够真正做到客观的看待世界和人,首先需要具备稳定的情绪,或者说管理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积极情绪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影响甚至左右一个人的认知行为。
情绪好、心情愉快的时候,你的办事效率就会高,做事情就比较顺利;但是在你的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的时候,你会觉得思路阻塞,任何事情都开展迟缓。
情绪就像是我们精神的感知棒,它时时影响甚至左右的人的认知行为。
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
具体来说,情绪在以下3各方面影响并左右着人的认知行为:
心理动机方面
情绪与心理动机存在各种联系。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能增强人的心理动机,因为此时的个人,不仅行为效率提高,而且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圆满完成,这种状态能激励人的行为。反之,情绪受到压抑,行为效率受到阻碍,心理动机也因此减弱。
因而,为了促进良好心理动机的实现,保持较佳的情绪也显得非常重要。
智力活动方面
情绪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记忆和思维活动。
心理学家丹尼尔 ·戈尔曼指出,情绪影响智力水平和思维活动的发挥,这是每个老师都知道的。
学生在焦虑、愤怒、沮丧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学习。
事实上,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难以有效的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人际交流方面
情绪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
人们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以及语言声调等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观点,如高兴时笑,痛苦时哭,发怒时横眉立目、握紧拳头,等等。
在所有情绪表达中,微笑是最有利与人际交流的一种情绪表达,它能拉近沟通者之间距离,增加亲和力,促进沟通的顺利开展。
情绪对人们的心理动机、智力活动以及人际交流产生这么重要的影响,那么面对情绪变化,我们因该培养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这种心理调节能力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完善,在实际行为上主要体现为强烈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大部分人通常有三种心理状态:
第一种,是完全开放的心理状态。通常,人们把这种心理状态体验为“爱”和“喜欢”;
第二种,是心理上的防御状态。通常,人们把这种心理体验为负面情绪的状态,这是现代人最常态化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座城修有城墙,城外的人不能轻易进来,城内的人也不能轻易出去,城门楼上有二十四小时的哨兵;
第三种,是攻击型的心理状态。人的负面情绪爆棚,就像哨兵吹响了号角,人就会进入到攻击型的心理状态,即使是彼此相爱的人,也会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互相伤害。
人在第一种心理状态下的念头,其中的关键词是主动的“放松”、“敞开”和“接纳”,所以皆为正念,都能带给人正向的能量,滋养人的生命。
人在第二种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念头,关键词是“防御”,是精神上的紧张状态,不断地进行各种评价和评判,内容是被动的“怀疑”“犹豫”“猜测”和“否定”,往往都是一些过度的思虑,本质上都源自于自己内心的冲突,身心都处于非常耗能状态,特别消耗人的生命。
人在第三种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念头,关键词是“攻击”和“伤害”,容易让人心生恶念,带给人恶果,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到自己。
人性中的善与恶,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就是向善,就是好人;经常在负面情绪的人,其实就是恶人。
人的心理处于哪种状态,念头和言行就出自于哪种状态,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是这么来的。
人的第一种心理状态跟人去哪儿旅行时的心理状态很像,是一种欣赏和赞美的状态,能够接纳的人和事物都很多,所以容易受骗上当,才会花大价钱购买旅游商品,事后再来后悔。
人如果能让自己始终在第一种心理状态之下,就是接纳一切的状态,其实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就是涅槃。
其实,所谓高人,不过就是内心充满爱和喜欢的人,不受别人言行的影响,始终能让自己敞开心扉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人,坚定地做自己的人。
人心理状态不停地在三种状态下转化,往往都源自于别人的影响。
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很容易做到自我觉察。根本不受别人言行影响的人,其自身的心理状态,绝对的健康;轻易就受到别人言行影响而陷入负面情绪的人,轻易就进入到心理防御和攻击状态的人,其心理状态就是一种不健康。
从这个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人的心理状况,都算不上是健康。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都把自己放在心理上的防御状态里,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得及早醒悟。
唯有第一种心理状态,才是大自然的状态,万物的状态,成长的状态。
人敞开心扉去接纳一切的心理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学习的状态。
接纳一切,不预设任何前提条件的爱和喜欢,就是最好的学习。
这个世界,会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要学会让一切都尽情地发生,要从更多的角度,带着更丰富的意识,去享受人生中的这些发生,去接受并热爱这样的发生。
但凡自己觉得不该发生的事,不过是在自己的认知以外的事;不过是在自己能够接纳的胸怀之外的事;不过是在自己爱的能力之外的事。
人要想让自己活得像天地万物那么美好和开阔,就得去接纳天地之间所有发生的事。
这个世界是完整的,无论你接不接受,任何一种人,任何一件事,任何一种存在,都是这个完整世界的组成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接受不了的事物,恰好就是自己心理上的缺陷,认知上的缺陷。

它使人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保持与他人交往是的淡定从容,也能促进使自己的身心配合默契,做什么事情都得心应手。
当然,在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能力,或富有自信、勇气、冷静、理性,或富有决心、创造力、幽默感等,实际上,这些能力都是个人内心的一种感觉。
当人们没有这些良好感觉的时候,即使具备知识、技能等资源,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它们,或者根本不去运用它们。
因此,在面对情绪影响甚至左右个人认知行为时,学会控制和左右自己的情绪是个人成功的要诀。
那些情绪健康的人,往往神采飞扬、激情彭拜,他们肯冒险、爱创新,善于把握生命中出现的每个机遇,从而让人生处于一种最佳的竞技状态。反之,情绪低迷的人,竞技状态比较差,也更容易遭到失败。
世上有许多事情的确是难以预料的,情绪的波动在所难免。
但是,不管我们面对怎样的境遇,都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既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可盛气凌人,以宽容豁达之心来面对这个世界,不要让情绪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