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章 会计基础(注会预科)01

第一章 会计基础(注会预科)01

作者: d6dc2f11890d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22:17 被阅读0次

一.会计概述

1.1会计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一定的方法,对特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基本职能:会计核算(环节为确认、计量、报告。)和会计监督。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证。除此之外还有预算、决策、控制和分析等。

1.2会计对象

  • 会计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资金运动)。
  • 制造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循环周转和资金的退出。
  • 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和债权投入。
  • 资金的循环周转(资金运用):供(供应过程)、产(生产过程)、销(销售过程)。
  • 资金的退出:偿债和利润。

1.3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4.资本的增减;
  •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 6.财务成果计算和处理;
  •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 (备注:如果考初级的话,这七点应牢牢记住。)

1.4会计法规

  • 《会计法》是我国最高层次的会计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人大)
  • (备注:等分享到经济法时,再分享。)

1.5会计信息

  •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
  • 会计报表分为月报表、季报表、半年度报表和年度报表。

1.6四大假设

  • 1.会计主体——服务的特定单位(空间范围)(基本前提)。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 2.持续经营——(时间长度)
  • 3.会计分期——(时间长度)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
  • 4.货币计量——(必要手段)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财务报表必须使用人民币。

1.7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 权责发生制:当月实现的收入和当月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该记入当期。反之。
  • 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1.8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点)

1.可靠性——真实性、可靠性;
2.相关性——有用性;
3.可理解性——清晰明了;
4.可比性——横向可比:同一期间,不用单位核算;纵向可比:同一单位,不同会计期间的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
承租期/可使用年限≥75%→融资租入承租期/可使用年限<75%→经营租入
6.重要性;
7.谨慎性——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不得低估负债和费用;
8.及时性——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会计基础(注会预科)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sm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