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是21岁,而且进了同专业人非常仰慕的单位,但是几年合同到期后我没有选择续聘,而是从头拾起课本,备考研究生!当时身边出现了各种声音,除了极少数的支持者外其他都是反问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再好听一些就是说你如果考不上怎么办,到时候你的岗位早已经有新人替代……
说实话我也心里没底,且距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所以我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是按照既定的方向去努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不是那种觉得竞争性低且可能性大才去参与一下,而是有了想法后决定背水一战。两年的时光证实了我是一个长期主义者,其最初想要的结果虽然来的晚了些,但是没有缺席。
难怪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似月亮,初一十五还不一样呢?就算我最后考上了,某些狭隘的眼光依然少不了各种质疑。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研究生毕业工资会高吗?你还花三年在学校度过,一分钱收入没有的情况下还要交学费这划得来吗?再说你学的这东西对你挣钱找对象都有用吗?……
这一类的问题本身就是因为无知和狭隘,没见过好的有多少可能性,只愿意相信差的有多差。我觉得抱着这种心态的话自己的生活都过得不会很好。而他们价值观里的“有用”都是直接看钱,越能赚钱就越有用。那么为什么郑爽等一系列有钱的明星会被封杀呢?比尔盖茨为首的大企业家还要搞慈善、设立奖学金呢?为什么像苏东坡一样穷得响叮当的“酸腐”文人会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上,背诵全文且成为中考高考的重点呢?如果没有骨气,没有正能量的价值观,有再多的钱又何妨?
同样,我也理解他们的说辞,因为只要我选择留下来继续工作,起码每个月固定的收入可以让我吃喝无忧,光鲜亮丽的站在那个长安街的地标大楼里。但是正因为这样我才居安思危,在那个平台上看到了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说没有哪个单位哪个人有义务为你的后半生养尊处优,如果将来我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了或者该岗位设置了年龄的坎,那我何去何从?所以,我宁愿眼下去折腾,去尝试,也不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存在变数的平台,即使它很重要!
我没有选择钱和那个外人看起来高大上的单位,因为我知道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选择继续读书,读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读鄙视链底层的护理学,选择该领域不太能够创收的慢病专科,但这并不是我被这个世界逼到角落后退无可退的选择,而是我在面对无数个看起来更加鲜花怒放的可能性时依然坚守的本心。
一个人能走多远是需要各种综合的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本身,还包括机遇、人品、沟通和格局等等。如果仅仅是为了精通专业技能,那么长年累月在岗位干活就可以,但是如果没有思考,没有其他资源做辅助,熬多少年也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匠人,其最明显的局限性在于他不会创造。子曰“君子不器”,也就是这个意思。要追求大道,要博闻多识,不要把视野局限在学识本身,还有做人的理、做事的理、通大道的理。
周国平:你最宝贵的财富是你的经历,以及你的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这是你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你之所以是你,就因为你有这些经历、感受和思考。它唯独属于你,不能转让给任何人,可是如果你不珍惜,它是很容易在岁月中流失的。所以,我一直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为自己留住这份最宝贵的财富。
闲来时光好好梳理一下这个备考过程,有用的东西只是一张录取通知书,但是除此以外的东西才是更加让我觉得值得的事甚至可能长远的意义更大:脸更圆了,下巴双了,加上这么长时间不化妆不买新衣服,颜值明显下降后连自拍也忘掉了。所以朋友圈我不发照片也不敢给别人点赞,生怕别人问我在干啥,现在怎么样了?
事实上我想多了,因为我离开单位后没有了利用价值,所以鲜有人在乎我的状态。在这段时间里,折射出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也正是这中间我经历了成年后最大的一次失意和人生低谷,所以才让我对人情冷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考量。你曾经热心帮助过的人在你需要的时候会和陌生人一样,那些你真心对她好过的人得知你失去了从前的价值时会冷落你。当然,也有感动和温暖,而我的书写大多时候是为了他们,往后的日子我会永远记住他们,更加在乎他们,因为在我最难熬的岁月里是他们的雪中送炭,我也经常感慨自己何德何能遇到了这样真心的朋友?
正如三毛说的一句话:人情冷暖正如花开花谢,不如将这种现象,想成一场必然的季节更替。而我们除了在花开时尽情地欣赏,还要在天干时浇水,有虫害时及时铲除,同样到了叶落时不必悲伤,因为来年春天,花儿依然会开,有可能更艳!而我希望自己永远可以像荷花一样永葆初心,出淤泥而不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