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去过的城市已经超过80个。
图片来源:自己摄于泸沽湖雨后小时候,因为家人工作的原因,就接触到各种版本的地图、地球仪,总是好奇那里是怎样的。
初中毕业,被老妈带去祖国的中心,感受天安门、长城、八达岭,也许北京早已成为我无法心动的城市,但和老妈第一次远足,好珍贵。也是这一次,她的名言名语“该省钱时候省钱,出门就不要省钱了”也一直贯穿着我的出行。
大学,自己选了城市、学校、专业,然后从北到南,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广州。这一次变迁,没想到把广州变成我的第二故乡,把我的孩子变成了新广州人。因此,我对广州,有着很难客观的评价。媒体已经不再说北上广,而是北上深,但这里,依旧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
大三,第一次,一个人去海南,也是唯一一次自助游,一路排斥导游的景点购物,也因此再也不愿跟团游。
开始工作, 开始利用工作、各种小假期、长假期、周末、年假结合,变成一次次出行,和闺蜜、和父母、和恋人,和自己,和孩子。一个人在哈尔滨的冰雪节冻成狗,和大家一起跳兔子舞;和爸妈去衡山虔诚的祈福;和闺蜜去香格里拉,去凑人多得要命的世博园;去重庆、去绵阳参加挚友的婚礼;去欧洲见亲爱的家人;去台湾过不一样的年;在印度睡一晚上被冷shi的机场;去泰国蜜月;一家9口老小跑去三亚度假;带着小朋友经历四天四飞的越南……很多很多地方,每一段,和不一样的人,看不一样的风景。我还蛮珍惜的,因为你不可能一直和这个人同游,你也不可能太高频次再去这个城市。
以前最喜欢看的是旅游卫视,“身未动,心已远”的广告语。《行者》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去做了”。《搭车去柏林》到《一路向南》,牵着我,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我甚至觉得有一天我去做个旅游记者也不会奇怪。(当然现在不会这么想了)
我不愿意在攻略花费过多的时间,总觉得知道太满,就没有惊喜;也不太提前太久计划去哪,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多随心而行。不带小朋友和老人,可能一张机票就可以走了;带着他们就会安排好交通工具和住宿。
尽管国内很多城市都去过了,我也未觉得一定要只画世界版图。今年的泸沽湖就让我有种在瑞士的感觉;不愿再去各种古镇,但到了大理,觉得那里还有古镇的味道。不管是星级酒店,还是个性名宿,我都接受;出行的越多,越淡定,越谦卑。
我想我可能还是会每年几个地方去,不太做年计,但总会有一些心愿地,不着急,慢慢实现吧。
当去完超过60个城市,我更加知道,每一次出行都是努力工作所换来的。不狂热的追逐,但留点小小的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