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乃万恶之源。”
“贫穷才是万恶之本。”
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那句话才是正确的?哪句话是错的能?
富人之所以越来越富,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中产阶级之所以总是在债务的泥潭中挣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金钱的认识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庭。
钱,对于你来说,到底算什么呢?
如果学校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每个人的一生都被自己的观念影响着。
“我做不到。”
“我怎样才能做到。”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观念。
当你在说“我做不到”时,大脑就停止了思考。
当你在说“我怎样才能做到”时,大脑就会动起来。
大脑越用越活,大脑越活,挣的钱就越多。
如果“我做不到”一直在思维里生根发芽,就是精神上的懒惰。
同样都在努力工作,遇事习惯逃避的人,和遇事习惯思考解决办法的人,能力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
当遇到同样困难的事时,“小心点,别冒险”和“好好想想,怎样才能规避风险”,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个观念,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另一个观念的结局就不同了。或许度过风险,事成功了。或许遇到风险,失败了。
买房子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
思想决定你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
破产就是贫穷吗?贫穷是永久的,经济上,经济上。破产只是暂时的。
贫穷的人说“钱不重要”,心里真的觉得钱不重要吗?
富人说“金钱就是力量”,想要富有就得有动力。
想法决定你的行为,观念决定你的选择。选择不同,命运也会不同。
钱是一种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财商教育。
钱挣到了就会花掉。钱要怎样运作才能积累成财富。你是为了钱而工作,还是让钱为你工作,取决于你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怎样才能让钱为你工作?
第一课 富人不为钱工作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工作。
想富有,必须学会挣钱。用头脑赚钱。
有想法就要敢于尝试,付诸行动。但是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下。
不要为富人的疏远和冷落伤感,这更能激发你变得富有的欲望,也正是你想要变得富有的动力。
机会总是转瞬即逝。知道什么时候要迅速做出决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即刻做决定和犹疑不定的结局天差地远。即使面对自己喜欢的兴趣,也要学会取舍。
决断性非常重要。就如股市,迟疑一秒钟,就足以让机会流失。
为什么工作经验是一个人的财富?为什么每个人,就算有再高的文凭,也都要通过最底层的试用期到实习期,最后才能正式工作,以后才能升职加薪。
因为只有通过行动——实践或模拟,才能学得最好。它被称为体验式学习。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时候,生活不会和你说什么,它只是推着你转,每一次推,它都像是在说:“喂,醒一醒,我要让你学点东西。”
一些人在生活推着他转的同时,抓住生活赐予的每个机会;而另一些人则非常生气,去与生活抗争。他们与老板抗争,与工作抗争,甚至与自己的配偶抗争。他们不知道,抗争的同时,也就向生活屈服了。他们更不知道,生活同时也给了他们机会。
你向生活屈服了,不敢承担风险。你的确想赢,但失败的恐惧超过了成功的兴奋。其实,不过是你内心深处,始终认为自己不可能赢,所以你选择了稳定。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学会了专注于自己所能控制的:自己。如果事情必须改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我自己。因为,改变别人是更困难的一件事。
真正的学习需要精力、激情和热切的愿望。因为不满而愤怒很正常,因为激情正是愤怒和热爱的结合体。
每个人的灵魂都有软弱、贫乏的一面,也有强大坚定、无法被金钱收买的一面。问题在于哪一部分更强大。人们的生活永远被这两种感觉所控制:恐惧和贪婪。
会坚持长远利益的学习还是眼前短暂高利的诱惑?
有些人,手中有点小钱,就立刻被享乐、欲望和贪婪所控制。
他们害怕没有钱,更没有直面这种恐惧,对此他们虽然在情感上有所反应但并没有动脑筋想办法。
钱主宰着他们的生活,他们拒绝去分辨真相,钱控制了他们的情感和灵魂。
欲望。有人把它称为贪婪。人们也为了实现欲望而工作。他们认为钱能买来快乐,但是,能用钱买来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
那么,没钱,没欲望是不是就会很快乐呢?当然不是。
不谈钱就像依赖钱一样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这个世界真的有对钱不感兴趣,只为热爱而工作的人吗?
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虚伪。
感情是行动的动力。忠实于自己的感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头脑和感情,不要让它们控制你自己。
敬请期待下一节:支配金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