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里好多情感大师,有周小鹏、明讲真实、M莫飞……他们的文章里每一句话都非常经典,他们似乎是修炼成仙的圣人,豁达、脱俗、清醒、通透。
网图大数据就是神奇,经常推送这样的文章给我,那些文字好像能够洞悉人的内心,读懂人的情绪。
我经常刷到他们,也感恩他们。看过后释然不少,我觉得这样的“鸡汤”营养丰富,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能抚慰了人的心灵。
下面这一段话是M 莫飞的文章:
比如杨绛先生说:不要过度窥探你的老公,好的婚姻都是各过各的,绝对的忠诚是不存在的。
该演的戏要演,该装的糊涂得装,该和解的和解,该牵线的牵线。婚姻本是一场合作,谁先睁眼,谁就输了。
结婚是一个人的事儿。所有婚姻不幸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她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
这个世界上,有两件危险的事,一个叫信任,另一个叫依赖,当你对一个人产生绝对的信任和依赖的时候,被他伤害的概率就会大大的增加。
这个世界,终其一生都是你一个人。没有谁会是谁最后的依靠,假如想把婚姻当作长期饭票,把婚姻当作避风港,那么在这段感情当中,迟早会迷失自己。
爱默生说:亲密的关系想要好好维系,需要合宜的分寸感,要做到不依附、不依赖、不折腾,懂得让步,自然而然。
为了婚姻幸福、家庭和睦,不妨“装傻充愣”。这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境界,睁只眼闭只眼,该演戏演戏,该和解和解,看不惯的就装作没听见,保留自由自在的空间。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过去几十年岁月塑造的那个他,不会因为跟你在一起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智慧的人,把婚姻经营当一场修行,不断的修正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通透,无论对方是啥样,都能有自己的幸福;愚痴的人,把婚姻经营当一场修理,不断的修理对方,这是一个注定无法完成的任务。
只有达到“各过各的”境界,才能在一次次琐碎的打磨中,永葆“始终如一”的新鲜感和持久力。就是你可以有你的所好,我也可以有我的心之所向,你不必委屈自己迁就我,我也不必违背自己迎合你。
婚姻的开始,或许是爱情,但后期差不多都是搭伙过日子的伴侣。婚姻不过是一场自我的修行,契合是基础,磨合是过程,最重要把自己经营好,才能经营好婚姻。
与其过度窥探另一半的生活,不如管好你自己,善待你自己,努力提升自己。比起虚无缥缈的爱,保持自身的吸引力和价值,更能让你安心。
当你足够优秀,才不会患得患失,就算他动了离开你的心思,也不得不权衡利弊,让他对你有足够的敬畏,才是维持忠诚最好的办法。
杨绛说: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弄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这个世界,终其一生都是你一个人。孩子迟早会长大,繁华落尽,爱情消失,生活归于柴米油盐的平淡,老公只是住同一个屋檐下,共同养育孩子的合作者而已,原来你还是一个人生活。
做女人当像杨绛先生一般清醒、坚韧、豁达、乐观,每次读她的作品都能被她的文字深深滋养触动。
读完这样的文章,会自然而然地少了很多的了情绪,平静而淡然。
人生那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过往放下,轻装前行。
我觉得,头条里的情感鸡汤,适当喝一些有益身心。
网图文:红樱
图:网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