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潮州民俗文化概览
七月半:潮州的中元节

七月半:潮州的中元节

作者: 墨沫观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14:34 被阅读24次
    七月半:潮州的中元节

    潮州有句谚语:“过日子,勿忘农历时年八节!”其中有一个节在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潮州人俗称“七月半”!

    七月半:潮州的中元节

    潮俗在“七月半”这天要祭祀祖先,潮州人对祖先的缅怀之情,通过祭拜表达得淋漓尽致!中元时节寄哀思,花香淡淡故人知!潮州人要制作多种拜祖粿品,其中有一种叫“鲤鱼粿”,用糯米皮包米馅,捏成鲤形状,皮为红色!过去在潮州“七月半”这天午后,小孩子都会忙着赶制鲤鱼灯,把家中的竹箸竖上一个鲤鱼粿,再在粿的身上,增插各色彩旗、香枝、蜡烛,点起火来,便算是简单的小鲤鱼灯了!

    七月初一开孤门,七月三十关孤门!传说在整个农历七月,阴间地府的地狱门开放!地狱里的孤魂饿鬼走出挨饥忍饿、惨遭折磨的地府,纷纷到人间享受香火,于是潮人把七月称为鬼月,七月十五作为祭拜的正日,故也称这一天为鬼节。由于相信鬼神果报,潮州人对七月总是怀着一种畏惧的心理。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深信夜幕降临之后,幽灵就会四处飘荡。许多家庭在农历七月,不准孩子深夜出家门!床头不能挂风铃,因为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时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偶尔家中有人患了急症,往往怀疑是冲撞恶鬼,于是祷神拜佛,祈求驱邪祛病。据说那些“阴气重”、“阳光低”的人必须待在家里,因为这些人夜间容易和鬼碰撞!

    七月半:潮州的中元节

    潮州地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有一种称为“普渡”的风俗活动。上界秋光净,中元夜色清!普渡,即普渡众生,也叫“施孤”。施孤,即施舍食物给孤魂饿鬼,祭拜的对象是死前没有家属、死后没人奉祀的无主鬼魂;也有施舍于人间孤寡之意。其主旨是救苦救难,施济社会及冥冥间的饥饿和孤苦者。

    《海阳县志》记载:“七月赛盂兰会,谓之施孤,又曰普渡”。由“普渡”及“施孤”的字义理解,是一种高尚的人文主义关怀情操,跟封建迷信应一分为二看待。“盂兰”是梵文的译音,意为“救倒悬”。“盂”是盛液体的器皿,潮州话把这类器皿称为“盆”,所以又称“盂兰盆会”。佛教典籍记载七月十五是为佛祖释迦牟尼寄生节,又称报亲恩节,最后则转变为“救倒悬”的盂兰会。“救倒悬”的典句来自释迦牟尼弟子的目连,佛教典籍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救母之后佛祖接受建议,将报亲恩节转成为盂兰会,佛家弟子在七月十五这天修孝道,以报答父母祖宗养育之恩。自南北朝至唐代之后,佛教盛行于中国,盂兰会蔚为全国的民间风俗。

    七月半:潮州的中元节

    潮州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这一天;不过“七月半”这天是正日,比较隆重。一般由善堂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粿品到义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盂兰胜会,搭孤棚(祭坛),台上布置经座,悬挂神仙佛像,摆设法器,把大量的五牲粿品、酒、饭、纸钱、水果和冥衣物等搬置棚上,点烛烧香,由和尚或道士等神教人物登台诵经作法,举行施祭仪式。仪式结束后把那些可以抛掷的祭品散发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一些不能抛掷的祭品,则编号散发竹签牌子,由抢到签牌者对号领取祭品。

    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会,不仅在同一天,内容也颇相似。道教典籍记载:道教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由此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道教认为,中元节是地官判定人间和阴间善恶的日子。道士须在这天诵经画符咒,为囚徒和饿鬼解脱罪恶,使囚徒能悔罪,又使孤魂野鬼获得施济后,不再到人间作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常常联系在一起,七月半正值水稻“扬花”季节。或许是农民祭稻谷之神,或许是祈鬼灵以助农事,农户在中元节这天要在自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七月半:潮州的中元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月半:潮州的中元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fy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