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一次认真写作,似乎还是好几年前在答高考语文卷的时候。或许第一科考试心情紧张,且又在选择题处出师不顺的缘故。因此当我快刀斩乱麻从古文赏析中抽身而出的只是,距离考试结束不足三十分钟,而这比我平时任何一次模考留给作文的时间都更少。我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如今想来,这实属临危不惧。不得不说,过去十二年寒窗中所迎战的大小战役,让在这一刻有了定心凝神的底气和自觉。我匆匆复看了一遍试题,心中速速进行将素材筛选,然后用力将衣角一抓,再提笔时,心中似乎了大概,而这个大概不过是将我背过词句和案例的进行组合排列。
这便是考场作文,反映的是考生对于平时积累的组合和应变能力,和创作无关,和文学擦边。因此,每当我的考场作文被当做范文被当众朗读的时候,我总会觉得那些文字体现并不是我的真实表达,反而体现的是我的记忆力和我因反复训练而养成的写作技巧。
在我看来,要在紧张短暂的时间里写出洋溢着真情实感的句子是一个悖论。因为好的文字需要被反复打磨,真挚的情感需要在安静中酝酿。而在漫长备考的岁月里,我时常渴望突破命题写一写真实的自我表达,在一个没有约束的环境中天马行空,在世界的一角安静地用文字造梦。
事实证明,那年我仅用二十来分钟的时间便输出了接近一千字的作文。随着监考铃声响起,停笔交卷,我明白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篇命题作文就此与我诀别。 往后的日子里,我可以做一个随心所欲的创作者。
后来发生了什么?真相请点击这里查看。感恩遇见你,喜欢我文章的话请给我点赞和订阅哦,谢谢!ღ( ´・ᴗ・` )比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