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团队?给你一个关键认知和核心策略
剽悍一只猫内容组 剽悍晨读 昨天
主播:Bobo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0年9月12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人点燃人》。
这本书是由四位知名博士所写。这本书最核心的内容是介绍了组织内的“催化效应”。作者发现在无正式领导头衔的情况下, 有些团队成员有效发挥了领导作用, 推动群策群力, 提升他人表现, 并且最终创造了卓越的成就。我们该如何在企业中得到这种催化效应呢?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关于催化效应的三个认知,分别是:催化型员工、催化效应和催化核心。
①
『催化型员工』
“肖恩·巴蒂尔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球员。”——《纽约时报》
熟悉NBA的朋友都知道姚明在休斯顿火箭队打球时,有个队友叫肖恩·巴蒂尔。
巴蒂尔曾是高中和大学里的明星球员。毕业后,他进入NBA,最开始在孟菲斯灰熊队默默无闻地做了得分后卫。而当他被交易到休斯顿火箭队后,巴蒂尔成了一名球队的催化者。
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强调,“巴蒂尔是无数据的全明星球员”。
怎么理解呢?
数据显示,当他上场后,他的队友们会表现得更为出色, 他们的性能指标得到改进。也就是说,巴蒂尔提升了整个团队的竞争力。可能他的数据不好看,但是别人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那么巴蒂尔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作者的研究和采访中,他发现巴蒂尔总是积极地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从位置上看,他可以从得分后卫,一直打到大前锋,只要球队需要,甚至他还打过中锋。从打球内容上看,抢断、追身防守、盖帽、得分,他不遗余力的拼搏精神感染者每一个球员。
总之,巴蒂尔是典型的催化型员工。
②
『催化效应』
“让团队成员变得更好”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按照心理学的催化效应来说,就是一些没有标签或者管理职能的人,善于把团队合作精神融合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积极团结的力量。这种力量直接提升了每个人的表现,推动了整个团队的活力和积极性。
在前面NBA球员肖恩·巴蒂尔的案例中,他个人的数据总是平平无奇,没啥了不起。可是,当他上场后,数据师分析其他球员的表现时,就能看出巴蒂尔的作用。
在商业领域,这样的催化型职员同样存在。
他们会把团队目标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追求个人表现,努力激发身边每个人的能力, 以达到最终的目的。他们这么做与晋升无关,与权力无关,与价值体现无关,只是纯粹地努力做事。
这一点和化学领域的催化剂很像。在一些实验中,正常反应缓慢且低效。但是加入催化剂后,反应会迅速且激烈,但是反应完成后,催化剂还是之前的状态,没有改变过。
如果一家公司没有催化型员工,但是想让整体氛围更好,有没有方法呢?
有的。
③
『催化核心』
在大量数据和案例的研究后,作者发现催化的核心是信任。信任足够多的时候,每个人之间的猜忌、怀疑和犹豫就会减少,整体爆发出的势能就比之前大得多。
就像肖恩·巴蒂尔一样,他在场上,是典型的“不遗余力”。
他不会纠结于这个球是不是该救,这个防守是不是队友漏防,他该不该补位。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站出来,给队友足够的发挥空间。换句话说,他的拼搏赢得了队友的信任,这种信任会在球员中迅速传开,互相影响。
还有一点,只要有队友摔倒了,他总是第一个跑过去把队友拉起来的人。
可能你会说,“这些不都是些小事吗?”
没错。
但正如大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说:“小事上不注重事实的人, 大事中也得不到信任。”
当企业鼓励每个人把每件小事都做在实处时,信任自然会逐渐积累,整体爆发的势能一定比以前要好很多。
除此之外,作者还发现定期的户外活动团建、自我批评会议、述职、感恩会以及团队活动都能有效打造高度信任的办公环境。
总结一下,有催化型员工是企业的幸事,没有催化型员工,就得从组织的信任度下手,激发员工的协作配合。能够把后背亮给彼此的团队,战斗力会十分强悍。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参考书目:《人点燃人》[美] 杰瑞·图默、克雷格·考德威尔、史蒂夫·韦岑科恩、切尔西·克拉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