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靳大成《论语通读》5

靳大成《论语通读》5

作者: 大倩倩_d737 | 来源:发表于2020-12-01 21:02 被阅读0次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先生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这个国家政治的许多事情。他是打听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道:先生的为人温和、善良、谦恭、俭朴、礼让,所以人家都愿意主动地告诉他。先生这种求问的方式,和别人求问的方式,能一样吗?

    子贡这番话的背后,其实是在强调老师的德行和修养。

    孔子具有温和、善良、谦恭、俭朴、礼让这样的品格,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想了解什么情况,人家都会主动说给他听,甚至有些他都没有特意发问,别人就主动地讲了。

    什么叫“君子风度”?就是这五个字:温、良、恭、俭、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老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看他的志向如何。老父亲不在世了,就看他的实际行为如何。能够三年不改变老父亲治国理家的方针政策,就可以算是孝子了。

    这里的“道”,可不是简单的家庭事务,说的是治理国家之事。

    且不说你的改变是否经过了试验阶段,是不是行得通;就算是行得通,也应该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接受程度、力量的对比、代价的可承受度。通过几年时间的试验、摸索,摸着石头过了河,才有可能实现平稳过渡,达到改革的目的。在处理社会政治文化变革问题上,他属于稳健派。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在礼所发挥的作用中,和睦和谐最为重要。古代圣王之道,这一点最宝贵。不管是处理大的事情,还是要解决小的问题,都要遵照执行这个原则。但是,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为求和气而和气,而不是用礼来节制的话,这也是没办法实现的。

    第一,礼的运用,根本宗旨在于达成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和睦。“以和为贵”。

    第二,“和”可不是和稀泥,是讲究变通的。不能为了“和”的目的而丢弃原则和规则,不守底线。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信守的诺言要合乎义,诺言才值得实现;谦恭的态度要合乎礼节,才能远离耻辱。有婚姻关系的人如果很亲近,也可以当作家族的自己人。

    在今天的现代社会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都是公民,这里指共同约定的社会身份。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千差万别,对不同的人需要不同对待,就好像你对自己尊敬的长辈、老师和你对晚辈、学生说话时口气肯定不同一样。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要吃得多饱多好,也不追求住得有多舒服。但是做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接近有道德修养的贤人,用它来端正自己的言行,这样的人就叫好学。

    孔子体会到了精神追求要比物质追求能给人带给更多的快乐。如果一个人满足于眼前吃得饱、住得安稳的状态,却没有其它动力继续奋斗,自然不是孔子推崇的君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靳大成《论语通读》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ke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