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流水账”
“流水账”,这个词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喜欢给孩子的习作贴的标签。我认为这种不加分析、简单粗暴贴标签的做法,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写作兴趣是非常不利的。
“流水账”,百度百科上解释:以日记的形式逐日记载白天交易细目的账本。比喻不加分析罗列现象的叙述或记载。
小学阶段的孩子,观察力和思考力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保持着朴素的童真,他们的观察往往伴随着色彩斑斓的想象,由于他们词汇量还非常有限,用口语表达他们所见所想是现实的,比如有的老师就用口语日记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但如果用文字表达他自己的所看和所想就很困难,他只能简单的罗列自己观察到的东西,无法写出大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是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常的生理阶段,非要让他有分析有议论是有点强人所难,因为那超出了这个年龄段正常小孩所具备的能力了,观察力、思考力的培养需要的是遵守生理规律,循序渐进式的耐心培养。而现在,大部分儿童都没有受到有意识的开发。别说对于一个没有一定的观察力的孩子来说,就是对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如果他没有有意识的培养过观察力的话,他的眼睛也是如常人,无法观察出什么东西出来。没有深入的观察,就不可能有深入的思考。因此,写出的东西虽然不能说是流水账,但仍然没有什么章法,内容空洞,使人没有阅读下去的欲望。
为什么小孩学写作的时候不能记流水账?写作最大的捷径就是“写”,写多了,有积累了,自己就会思考了。老是贴“流水账”这个标签,我认为对小孩的写作是非常不利的。写了再说,写多了再说,有积累了再说,好不好?
网友评论